扫一扫  加微信
打造人才引领发展“南京样本”
2022-10-26 17:36:00  来源:南京日报

阅江楼

“人才”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高度关注人才,深刻阐释了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重要观点、重要论断、重要举措,对指导和推动我国人才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吹响人才强国新征程时代号角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才和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报告第五部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是专题论述人才和人才工作的重点章节,明确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断和“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任务,深刻阐述了人才的重要性,并对人才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这是对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所提目标任务的再部署、再升华,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规律的深刻把握和重视人才、求贤若渴的博大胸怀,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报告将人才与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实现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这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相联系相统一的,其根本目的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引领发展”的生动局面;其实质是通过人才这一关键“秘钥”,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报告强调了人才和教育、科技“三位一体”协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深刻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实施三大战略的三个关键要素,即人才、教育和科技。具体来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在教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在人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在科技。其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人才则是打通教育和科技的关键因子,只有人才和教育、科技“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才能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十年来南京人才工作取得前所未有重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呈现出“人才引领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的磅礴之势,为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打下了坚实基础。

构建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实现突破性进展。十年来,南京大力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国家和省、市重点人才工程为牵引,持续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速打造层次清晰、充满活力、群雁起飞的人才“雁阵格局”。根据中共南京市委人才办发布的数据,十年来南京人才资源总量从170万人增加到356万人,“两院”院士从77人增加到96人,专业技术人才从95.74万人增加到158.09万人,留学归国人员从1.5万人增加到5.12万人;引进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675名,十年间增长了8倍;省“333”工程入选数位列全省第一,省“双创计划”入选数实现翻番。

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标志性成果。十年来,南京人才工作始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一大批具有国内外影响的优秀人才和人才企业源源不断涌现。南京共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7701人,培育创新型企业家926人,集聚科技顶尖专家248人;1600多家人才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超150家人才企业上市。南京还积极搭建校地融合“双通道”,接收科技镇长团800多人次,促成校地合作合同总额超50亿元;向全国百所“双一流”高校选派科技人才专员107人次,转化科研成果600多项。

人才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显著性提升。十年来,南京既注重用真金白银吸引人才来宁干事创业,又注重人才服务软环境的打造,大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连续当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成为广大人才的向往之地、圆梦之都。南京筹集人才住房面积从160万平方米增长到438万平方米,人才安居累计发放各类补贴近24亿元;成立5.5亿元市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七成以上支持初创期、种子期人才企业;在国内首创建设“海智湾”国际人才街区,提供“类海外”发展环境和“一站式”人才服务,已集聚超3000名海外人才入住。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打造人才引领发展“南京样本”

党的二十大,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擘画了宏伟蓝图,南京人才工作也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步入人才引领发展的“黄金时代”。为此,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领会报告中关于人才工作的深刻内涵,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以建设高水平人才平台为契机,努力在人才引育、人才载体、人才制度、人才生态四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人才引领发展的生动“南京样本”。

构建高水平人才引育矩阵,为人才引领发展注入最强动力。一是培育战略力量。加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探索“科技+资本”“战略+科学”新范式,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前沿引领力、资源集聚力的战略科学家和具备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二是夯实领军人才。聚焦“高精尖缺”和“卡脖子”领域,在海外技术源头所在地设立“人才飞地”,广纳全球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围绕数字经济等新领域,定向培育一批能够引领产业变革的领军型卓越工程师。三是吸引青年人才。深入实施“紫金山英才宁聚计划”,新建一批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和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打造“零门槛”“零成本”的青年双创环境,吸引高校毕业生留宁就业创业。四是深化产才融合。紧扣“2+2+2+X”创新型产业体系,编制重点产业链人才图谱,围绕产业补链、强链发展需要,靶向引进我市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产业人才,以人才高地托举产业高地。

打造高层次人才平台载体,为人才引领发展搭建最大舞台。一是做强重大平台。重点推进紫金山实验室、中汽创智等重大创新平台和未来网络、信息高铁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其承担更多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二是建好一流高校。支持驻宁高校打造具有高水平学科基础的大学创新港,推动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更好发挥科技镇长团、产业教授、科技副总三支队伍作用,加快高校科创资源与南京优势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提升新研机构。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完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可持续造血机制,鼓励其聚焦优势研发方向,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和创新成果转化,以产业技术源头供给力激发创新动能。四是壮大领军企业。引导优势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培育壮大一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权和产业链控制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其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

深化高能级人才体制改革,为人才引领发展释放最佳红利。一是开展试点探索。对人才工作进行前瞻性、战略性谋划,依托江宁、江北新区率先开展人才发展现代化建设试点,在高含金量的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上先行先试,大力提升人才治理水平。二是组建人才集团。强化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鼓励各区借鉴江宁人才集团的成功经验,推动资源集中、人才集聚、服务集成,打造“人才+服务+资本+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区域人才集团。三是优化评价方式。完善人才举荐、市场业绩、薪酬评价“三位一体”的市场化评价体系,将符合条件的人才直接纳入相关人才政策给予综合扶持,推动更多“千里马”在宁创新创业。四是强化人才激励。鼓励专家人才离岗创业或到企业从事技术开发,落实技术入股、分红奖励等激励政策;优化高层次人才科技贡献奖励办法,探索建立“拨投结合”“拨奖结合”的人才资助体系。

营造高品质人才生态环境,为人才引领发展提供最优服务。一是加强人才关爱。提升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水平,以优质、高效、贴心的服务赢得主动;推动各区建立人才工作“职责清单”和“服务清单”,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二是强化金融服务。发挥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作用,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鼓励金融机构瞄准人才创新创业需求开发金融产品,鼓励财政性资金优先采购人才企业创新产品。三是优化生活服务。完善人才公寓、购房补贴等安居措施,满足人才个性化、品质化安居需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做好人才子女入学保障服务;优化人才医疗保健服务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四是打造服务品牌。拓展“紫金山英才卡”服务内涵和外延,打造“人才暖心套餐”品牌,为人才社会保障、文化旅游、体育健身、交通出行等提供一揽子便捷服务。

(作者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人才强省建设研究基地研究员、江苏省人才学会副秘书长)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