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精细化施策提升南京产业链韧性
2022-09-14 17:53: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苏瑞娜

近年来,南京市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产业质量变革为主线,加快要素资源集聚,在几大重点产业门类中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框架。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仍对地方产业链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从稳定产业链发展角度看,需要进一步提升产业政策精细度,增强施策精准化,加快产业链各环节与本地经济生态“嵌入度”,增强本地及周边资源对产业链发展的系统性支持。

一是链内补弱:强化链内互利协作。完善产业链链内各环节发展梯度,补全链条上薄弱环节,强化链条内生态协作、互利共生。靠前扶持,提升政策精细度。可通过“上游提升”“前端提升”等专项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研发设计、工艺装备、整机制造的投入,增强对产业链前端、上游各类主体的扶持力度。鼓励协作,降低链内企业间内耗。推进对龙头企业扶持的精细化运作,加大对配套、支撑企业的重视力度,增强对细分领域、分支领域“隐形冠军”“单项冠军”的专项扶持力度。开辟不同“培养序列”,使各类企业享有不同的生长空间,降低内耗。重视困难企业,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源倾斜。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测与研究,可在既有的产业链监测体系中构建“子监测”体系,增强对中小微企业行为模式、创新规律的认识,优化辨识力度。鼓励链内企业“以大带小”,可鼓励链主企业发展供应链融资、供应链金融,以低成本链内融资带动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

二是链基固本:增强基础支撑能力。针对薄弱环节开展专门化基础提升工作,推动政策输血向政策造血转变。加快高性能核心零部件的基础研究、国产化替代。鼓励本地优势企业、科研院所和技术平台组建联合实验室、联合创新中心、“创新飞地”,围绕高性能核心基础零部件开展专项“产学研”攻关。鼓励零部件本地配套、本地应用,协助零部件企业获得买方企业认可,加大对零部件企业的采购支持。加大基础材料企业的招商引资、资金扶持力度。可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招引一批材料企业,做大企业基数,推动产业集聚度。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优势,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特色政策包,加大对材料企业的融资补助,解决材料成本高、企业盈利难等问题。优化企业内知识传递方式。在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同时,可联合科研院所、公共技术平台开展“工业技艺口述史”“工匠口述史”“隐性知识数据集”等隐性知识整理编撰工作,设立开源技艺数据集、数据库,为工艺标准化夯实基础。

三是链前开源:加大对源头创新的支持。源头创新依赖基础科研、资金投入和时间积累,还需要有失败风险的包容机制。支持企业构建需求导向型基础研发机制。针对当前科研院所与企业两大生态圈不融合等问题,积极发挥一线企业在技术潜力洞察上的优势,鼓励由企业牵头建设研发生态圈。加强对企业研发的“早期”扶持。加大对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跟踪研究,探索企业原初研发的基本规律,推动政策“靠前扶持”。引导资本加大对初创企业的投资力度,可通过“风投先行、政府配套”等方式扶持初创企业、初创项目。探索研发与市场“握手机制”。可借鉴他国相关“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制造业创新网络”等政策措施,完善政企、校企“握手机制”,探索更为合理的三方共同合作机制,降低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合作的综合成本。提升技术服务平台的开源力度。加大对技术经理人、技术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的扶持,加大成果转化数据、信息的积累,增强信息在各类主体间的快速无损传播。

四是链外保供:畅通创新要素供给。加大城市对人才、技术和资本的汇聚力,增强人、财、物对产业链的支撑。完善产业人才顶层设计,提升技术型人才与产业的配比度。发挥政府协调优势,加快产业人才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为企业、高校提供人才需求指引。优化校企合作,使企业需求能及时反馈到高校,使高校的人才培养能跟上技术迭代速度。关注存量人才,优化产业人才储备、职业路径与产业链匹配、衔接度,确保产业链有充足的人才蓄水池。适当延长人才补贴周期,加强高端人才与产业链的“嵌入度”。优化金融对产业的支持。加快直接金融市场发展,引导资本支持创新中心、研发中心、新型研究院等载体建设。可由政府部门、第三方研究机构编制基础能力提升企业目录,作为白名单向金融机构推荐。创新间接融资模式,针对企业增加的短贷、流贷需求,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融资政策包。发展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融资,满足产业链上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的产权质押融资等新增需求。推进工业互联网、工业电商建设,完善产业链数据共享机制,切实解决金融机构评估难、惜贷慎贷等问题。完善关键物资供应协调。针对企业提出的原材料保供等问题,应加快构建政企协调机制,打通信息不对称壁垒。可组织第三方平台编制关键供应清单,将原材料、供应商信息向企业开放。针对可能出现的原材料供应风险,可推进联合采购、多元化采购、集体采购等多种方式,鼓励第三方组织推进订单收集、匹配供应工作。继续畅通政企信息共享机制,为“工业云”“线上展会”提供专项支持。鼓励行业协会等组织就关键设备、零部件、仪表仪器、原辅料等关键物料供应安全情况进行详细评估,确保各市场主体能快速识别原材料供应、采购、物流等风险,降低信息差引发的“采购踩踏”。

(作者为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来源:南京智库成果专报)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