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始终保持党的团结和统一
2022-09-08 17:07: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王光森

“始终保持党的团结和统一”,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立足新时代新使命新情况,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政治逻辑,围绕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围绕“什么是党的团结和统一”“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团结和统一”“如何坚持党的团结和统一”等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我们更好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始终保持党的团结和统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正确理解“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核心要义

“党的团结和统一”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具有丰富的内容。“党的团结和统一”的丰富内容和核心要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党的团结统一首先是政治上的团结统一”。这是2021年12月27日—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重要讲话中强调的。它至少包涵三层意思:第一,政治上的团结统一至关重要,必须摆在首位。第二,政治上团结统一的关键在于增强看齐意识,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第三,政治上的团结统一不能搞一团和气,必须着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使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效武器”。

党的团结统一是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是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思想上的团结统一,党的团结统一是不完整的。思想上的团结统一主要根植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但也必须看到,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也有大的难处,如何确保全党在共同思想理论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统一尤其不易”,因此抓好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就成了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基础性任务。

党的团结统一是组织上的团结统一。党的力量来自于组织,组织上的团结统一能使党的力量倍增。组织上团结统一的基础在于“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组织上团结统一的要害在于强化组织意识“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

因此,党的团结统一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的,是政治上团结统一、思想上团结统一、组织上团结统一的有机整体,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作用。

深刻认识“党的团结和统一”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这不仅标志着我们党对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凸显了团结统一之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意义。

从理论维度看,保持党的团结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创建并领导第一国际的斗争中,马克思、恩格斯就认识到了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马克思明确提出:“国际的一个基本原则——团结。”为了反击巴枯宁无政府主义思潮,维护国际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恩格斯明确提出了原则意见:“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形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都是不得不接受的。”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列宁高度重视党的团结统一问题,并形成了必须“毫不例外地解散一切按这个或那个纲领组成的派别”、必须“珍视党的团结”、必须把党的思想上统一与组织上统一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等重要观点,对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历史维度看,保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党走向成功的重要经验。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作为党的建设基本原则加以坚守,并为保持党的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的统一而顽强斗争、不懈斗争。1943年,毛泽东在总结革命经验时就把“党内的团结”视为“无价之宝”,并要求全党珍爱这个“无价之宝”。1956年,党的八大首次将“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写进党章总纲。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又明确强调“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这既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科学总结得出的结论,也是对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始终保持团结统一、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最好诠释。

从现实维度看,保持党的团结统一是“我们党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所从事的伟大事业,但现实表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因此“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坚持党的坚强领导,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大变局的演变,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加,因此要有效识变、应变,在识变、应变中开新局,把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党的坚强领导,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实践证明,“只要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就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

准确把握“党的团结和统一”的实践要求

保持党的团结统一,要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立足新使命新要求,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对‘国之大者’不关心,对政治要求、政治规矩、政治纪律不上心,对各种问题政治危害性不走心,对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不用心,讲政治还没有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的问题。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保持党的团结统一,要求强化思想理论武装。要教育引导全党坚定理想信念,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见成效,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团结统一的基础上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要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不断从党史中汲取政治智慧和奋进力量,增强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团结统一的政治自觉,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保持党的团结统一,要求全党必须做到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是纯粹的、无条件的,不能打折扣、耍小聪明搞小动作。党员、干部“要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忠诚党和人民,忠诚党的理想信念,忠诚党的初心使命,忠诚党的组织,忠诚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对党忠诚是具体的、实践的,不是空洞的口号,不能停留在口头表态上,“要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日常言行上,自觉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不讲条件、不搞变通,不掉队、不走偏”,不做“两面人”不当两面派,凝心聚力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江苏警官学院教授。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党忠诚的重要论述研究”(21BDJ003)阶段性成果。]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