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读懂中国语境下的供给侧改革
2016-01-19 10:53:00  来源:交汇点  作者:刘志彪

 

  首先来谈谈,什么是中国语境下的供给侧改革? 

       西方供给学派以减税为主的政策主张,与其国家高福利的背景紧密相关。   另外,供给学派主张减少管制与其政治主张有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它们的经济自由的意识形态,反映了基于私有财产权和自由选择的市场经济特征,反映了从需求侧管理宏观经济的凯恩思主义的困境和失效。 

      这两个背景显然与目前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中国目前税负也很重,但却不是、也没有高福利国家的典型特征;另一方面,中国相对西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来说,仍然处于转型中的、政府管制较多、太滥的阶段,总之对企业的管制是比较“死”的。 

       其实中国语境下的供给侧,既有给企业减税减负、降低企业的成本方面的问题,又有放松管制、减少政府不适当的干预问题,既要“宏观经济稳定”、也要“微观经济放活”的问题。从供给的要素构成看,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劳动力。过去依靠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不在,现在要做的是如何在劳动成本不断上升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比如刺激劳动者劳动努力增加、增加对劳动者素质培养和技术技能培训,或者提高劳动者驾驭机器生产的能力。 

      技术创新。过去主要是靠技术模仿,但如今中国强大了,西方不让你模仿了,它们会以知识产权为武器遏制你在模仿中崛起。这里,转向创新驱动发展,就有一个如何激励社会把资源投入到自主创新领域的问题。如果这个方向错了,资源就会流向股市和地产,以及其它一切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地方,就像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日本。因此,只有引导资源流入技术创新领域,国家才有希望。 

      资本。也就是如何提高资本效率的问题。伴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的消费率上升同时储蓄率下降是必然的,也是长期性问题。储蓄率下降,投资就会下降。如何提高投资率?如何从质量上提高投资效率?尤其是后者,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这涉及改变我们的投融资方式的问题。从资金市场方面支持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两条腿”,一直都是“少了一条腿”,即我们的货币市场一直很强大,但是我们的资本市场不行,由此不仅带来融资难融资贵的老大难问题,而且极大地阻碍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所以要通过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通过资本市场来支持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过去要改的基本都改掉了,现在要改的制度基本的都是改不动的,也就是“增量改革走到尽头,存量改革启动不了”。如民企进入垄断领域的改革,叫了十几年未有一点真动静。现在是改革最好的展开时期,八项规定实施以来,腐败官员被大力整治,各种反对改变、改革的势力被大力遏制和肃清,这时候推进有实质性成效和进展的时间窗口最佳,也最紧迫,改革推进应该更加容易。 

      实际上,供给与需求是一个硬币的两边,是刀刃与刀背的关系,不可分割。需求与供给两端都要用力,但供给方的变动是缓慢的,它要解决的是中长期问题,而需求方是快变量,要解决的是眼前的、短期内的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谈谈供给侧改革“核心”问题是什么? 

      现在有人认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问题是给企业降低包括税收在内的交易费用。其实,降低交易成本之说过于笼统,太一般化,因为经济改革也好,宏观经济管理也罢,一切问题最终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配置效率。其实,对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问题究竟是什么的判断,与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有直接的关系。发展阶段不同,供给侧改革面临的核心也不一样。 

      过去,在发展阶段处于贫困的情况下,经济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场供给短缺,但实质上是后面的生产能力短缺即资本短缺。这种“双短缺”经济态势下,供给方面面临的核心选择问题:一是如何扩大储蓄率从而扩大资本形成能力;二是如何提高生产能力从而扩大供应能力,以此缓解供需矛盾、满足市场需求。 

      2000年以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双短缺经济的特征逐渐消失,需求过度、供给不足的矛盾基本解决。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过去的“双短缺”伴随着的劳动过剩,变成了“双过剩”——资本过剩、商品过剩,同时伴随着资产短缺,即“资产荒”。表现为一方面我们现在的产能严重过剩,库存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大量的资本寻求高盈利出路,追逐有限的优质资产,由此不断地推高资产的价格,同时伴着着经济杠杆的不断放大。 

      这时,供给侧管理的核心问题也变了,由过去缓解劳动力过剩,变成缓解产能过剩;由过去缓解两个“短缺”,变成缓解现在两个“过剩”;由商品短缺,变成了“资产短缺”。因此当发展阶段处于“双过剩”经济时,供给侧改革任务要解决两个缓解,同时增加资产供应。在这样的经济发展阶段,如果我们还不断地追求投资能力扩大、追求GDP规模扩大,其实就是对发展阶段的判断出了问题,是对供给侧管理的核心问题的判断出了问题。由此必然加大经济运行的失衡状态,即加剧产能过剩的病情,同时加剧经济中的资产短缺,放大泡沫经济的风险和其他负效应。 

      因此,现在的核心问题是要化解“资产荒”:一方面,要通过鼓励在实体中进行创新,把优质资产通过金融创新源源不断地供应资本市场;另一方面,要发挥资本市场支持技术创新的特有功能,在资本市场中募集更多的资金支持技术创新,形成良性互动,支持供给侧结构改革,使这两个方面交互作用。 

     缓解资产荒,就是缓解“融资成本高”,就是降低实体企业的成本。只有降低资产价格,才能降低实体企业的机会成本。降低资产价格,不是用行政命令就可以降下来的,需要增加资产的供应,这是唯一的办法。 

      那么,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策略有哪些? 

  中央提出的“宏观经济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取向,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基本原则。由此决定改革的策略选择空间。如通过政府改革为企业提供活力、动力、创新力空间,通过划分政府职能和边界,使其集中于市场失灵的产业领域精准发力,等等。这里我重点提三个具体策略。 

  1、转向供给侧管理或改革,必须彻底改变双短缺经济中政府考核干部政绩的指挥捧。政策方向千万不能搞错掉,你不能还是看着GDP,还在继续扩大产能,这样越搞越过剩。在干部业绩考核的指挥捧上,要从GDP导向、产量指标转为化解产能过剩、化解资本过剩,增加资产供应和创新驱动。继续沿用过去的考核方法和指标,只会使问题累积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2、推进国有企业实质性改革。现在产能过剩的大户都是在传统竞争性产业中运行国有企业。一是有政府保护,时间久了就变成各种僵尸企业;二是有银行信贷的杠杆支持,产能过剩都是由信贷资金支撑着。竞争性行业不适合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生存,这个是常识。但常识不等于共识,还是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不到位。我认为,未来在于在扩大需求的基础上加强供给侧改革,一个主要的政策发力点就是要彻底清除国有竞争领域的僵尸企业。 

  3、以法制化为导向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支持实体经济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功能强大的资本市场,不仅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难以在运用市场的基础上顺利完成,而且更难达到建设创新驱动国家的战略目标。中国经济中不缺钱,不缺培育不出优质企业,也不缺金融人才,但缺制度、缺法治。这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软肋。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建设,应该彻底扭转为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解困圈钱的不良格局,高举依法治国大旗,理直气壮地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唯有如此,才能唤起投资者的信心,坚定其信念,建设其诚信。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韦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