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优化海外引智平台 推动高端人才回流
2020-07-20 11:29:0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林建华 陈春花 鲍威

图一:确定就业院校时考量的因素

图二:首选就业地区所占百分比

江南大学海归博士许长海教授(左),正在指导研究生在实验室做实验。光明图片

湖北省宣恩县有机茶园里,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硕士毕业生廖俊华归国后给茶农指导茶叶采摘标准。光明图片

【研究报告】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崛起的背景下,高端人才是推进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高端人才的跨国流动,成为形塑全球社会经济竞争图谱的重要力量。21世纪以来,随着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中心的人才跨国流动格局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之间人才交换、发达国家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回流的“多中心”人才跨国流动趋势日渐显现。数据显示,2004年—2018年15年间,我国留学回国人员年均增幅达24.2%,高于出国留学人员年均增长率(13.3%),人才回流态势明显。

面对近年反全球化、中美经贸摩擦等复杂严峻的国际局势,强化海外引智、推动人才回流,亟需提升至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近日,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启动“新形势下海外高端人才回国意愿”项目调研。该项目以中国留学或工作于美、英、德、法、日等13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5999位博士研究生、拥有博士学位的高校或企业科研人员为调查对象,旨在全面了解海外高端人才回国意愿,分析人才回流背后的驱动机制,为我国优化海外引智平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建议。

近七成高端人才优先选择回国发展

调查显示,从中国走向海外的高端人才中近七成(69.6%)未来优先考虑回国就业。其中,居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高端人才回国意愿分别达67%、72%、69%、73%。欧洲国家中,居于法国的高端人才回国意愿相对较低(58%),原因或是作为非英语国家,相关人才回国就业的优势相对有限。相比之下,同为非英语国家的德国,由于高端人才中工科专业占比较高、国内需求大,因此归国意愿高达74%。亚洲国家中居于日本的高端人才归国意愿相对较低(69%)。究其原因,日本政府近年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之下,扩大向海外高端人才提供就业机会和永居身份,这一政策收效显著。

京津沪、高水准院校成为回国就业首选

海外高端人才的就业地区选择呈现高度集中化特征。82.4%的调查者期望在京津沪就业,选择东部其他地区者为10.2%,选择西部和中部地区的比例仅为3.2%和2.9%。其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政策是主要考量因素,房价及生活成本、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等则为次要因素。

选择回国发展的人才中,半数以上期望在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业。其中,首选在高水准院校就业者占比高达76%。在确定就业院校的考虑因素中,院校是否入围“双一流”计划、所在专业院系的全国学科排名等为主要因素,薪酬待遇、配套科研资金等为次级因素。可见,就业院校的学术声望、职业发展平台的前景性,是影响人才选择的关键变量。

影响人才回流的核心因素与现实瓶颈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准快速提升,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海外人才回流。研究显示,稳定的政治环境、较高的院校科研水平和教师薪资待遇,成为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回国的重要因素;与国内亲人难以割舍的血脉纽带,也成为海外高端人才做出回国选择的重要拉力。值得关注的是,国内院校与海外人才保持长期频繁的学术交流,在促成人才归国中发挥着显著作用。

研究发现,当前海外国家对于华裔科研人才的排斥、国际学术职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萎缩、华裔学者在海外语言文化中的融入障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海外人才回流。

抑制海外高端人才归国的因素中,自然环境和院校学术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发现,被调查者对国内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导致其选择回国的概率降低11.8%。此外,国内高校管理制度、教师评估激励机制、学术职业发展环境等,仍是制约人才归国意愿的重要因素。

对策建议:优化海外引智制度平台

完善海外引智制度平台建设,营造优质的学术科研环境,是保障我国学术科研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优化高校教师学术发展环境。调研发现,海外高端人才在比较国内外高校组织发展特征时普遍认为,两者间的最大差距是组织管理、教师人事评价、学术文化氛围等“软环境”。对此,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建立健全严谨、公正、透明的学术竞争和人事评估制度,为海外归国人才专注教学科研、开展长期创新性科研探索提供优质的学术支持环境。

建立长期紧密的学术交流纽带。调研显示,海外高端人才与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紧密联系带来较高的回国率。为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建设,通过中外合作研究、国际学术会议、院校互访等多样化途径,吸引更多的海外高端人才回国发展。

支持中西部普通院校海外引智工作。长期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地方高校普遍面临优质人才匮乏的困境,而当前海外高端人才的回国预期流向依然高度集中于京津沪等经济发达地区、高水准院校。为抑制区域间、院校间高端人才失衡状况,政府需通过财政资助,改善中西部普通高校在科研经费、科研设备、人员薪酬等方面的不足,鼓励其积极开展海外引智工作。

构建多元畅通的引智信息渠道。海外高端人才普遍存在对国内科研岗位招聘信息获取渠道不畅通、缺乏国内求职经验和具体指导等困扰。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和多元畅通的引智信息推送,成为这一群体的迫切需求。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协调和汇总信息,在海外科研人员使用频率较高的社交媒体平台定期发布人才招聘信息;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强化官网、社交媒体平台招聘信息传播功能;第三方专业机构应发挥桥梁作用,为海外高端人才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服务,在高校与海外人才之间点对点推送精准化供求信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流。

(作者:林建华、陈春花、鲍威,分别系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系教育部高教司委托课题“综合质量发展与教师发展理论研究”〔编号:20191701〕阶段成果)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