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刘志彪重要成果
2016-04-05 17:41:00  来源:中国法制现代化研究院

刘志彪重要成果

刘志彪, 2007, 江苏省中青年首席科学家, 江苏省人民政府

刘志彪、郑江淮、姜宁等, 2007, 江苏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一等奖, 江苏省人民政府

刘志彪 吴福象, 2006, 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三等奖, 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励金委员会

刘志彪, 2005, 国家教育部首批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经济学), 教育部

刘志彪, 2005,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江苏省人民政府

刘志彪, 2004,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江苏省人民政府

刘志彪, 2004, 国家人事部等7部委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

刘志彪, 2003, 《现代产业经济学》入选获国务院学位办2002~2003年度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 教育部

刘志彪, 1998,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教育部

刘志彪, 1997, 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首批入选者及其基金获得者(人文社会科学类), 教育部

刘志彪, 1997,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江苏省人民政府

刘志彪, 1994,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江苏省人民政府

洪银兴 刘志彪 王国刚 范从来, 1993, 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江苏省教育厅

刘志彪, 1992, 国务院特殊津贴, 国务院

公开发表论文

刘志彪, 2010年,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与对策思考, 中国经济问题, 第1期

吴福象、刘志彪 , 2010, 城市化群落驱动长三角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报告》, 第4期 108-111

刘志彪, 2009年12月9日, 大陆产业转型升级序列的战略选择, 《中国时报》(台湾),

刘志彪、张少军, 2009, 总部经济、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分析, 南京大学学报, 2009年06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1期转载

刘志彪, 2009, 国际外包视角下我国产业升级问题的思考, 中国经济问题, 2009年01期 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9年第6期转载

刘志彪、张杰, 2009, 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出口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经济研究, 2009年08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2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09年第12期转载

刘志彪, 2007, 奥运有利于打响“中国服务’品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年5月22日,

刘志彪, 2007, 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将付全球性代价,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6月7日,

刘志彪, 2007, 中国贸易量增长与本土产业的升级, 学术月刊 2007第2期,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

张杰 张少军 刘志彪, 2007, 多维技术溢出效应、本土企业创新动力与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南开经济研究 2007年第3期,

刘志彪 张杰, 2007, 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 中国工业经济 2007年第5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5期转载

刘志彪、吴福象, 2006, 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基于经济全球化两个重要假说的实证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双月刊), 第2期 80-92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 3-14;人大复印资料报刊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索引

刘志彪 陈柳, 2006, 论创业型雇员的进入行为与竞争政策 , 经济研究 , 2006年第1期

刘志彪, 2006, 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 , 南京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6期转载;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

Liu Zhibiao, 2006, Competitive Advantage:An Analytical Framework Based on Entrepreneurship,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2006):2, 1673-3444

刘志彪, 2006, 中国制造何时不再贴牌生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年11月3日,

刘志彪, 2006, 重新审视沿海地区的国际代工模式 , 《光明日报》理论周刊 2006年5月23日,

刘志彪, 2006, 论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 中国经济问题, 2006年第1期, 被《新华文摘》2006年的期全文转摘

陈柳 刘志彪, 2006, 本土创新能力、FDI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 , 南开经济研究 2006年第3期,

黄德春 刘志彪, 2006, 环境规制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波特假设的企业竞争优势构建 ,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年第3期,

刘志彪, 2006, 《企业社会资本与战略管理》评介, 中国工业经济 2006年第11期,

于明超 刘志彪 江静, 2006, 外来资本主导代工生产模式下当地企业升级困境与突破, 中国工业经济 2006年第11期,

刘志彪, 2005, 长三角与珠三角大比拼 拼出新格局, 投资中国(台湾), 2005年大陆经济趋势报告

刘志彪, 2005, 现代服务业的特性和决定因素, 人民日报, 2005年12月09日第15版

刘志彪 张晔, 2005, 中国沿海地区外资加工贸易模式与本土产业升级:苏州的案例分析,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年第8期

刘志彪 吴福象, 2005, 全球化经济中的生产非一体化, 中国工业经济, 2005年第7期

张晔 刘志彪, 2005, 产业趋同:地方官员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家, 2005年第6期

刘志彪, 2005, 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国际代工模式与创新, 南开经济研究, 2005年第5期

刘志彪, 2005, 国际品牌建设:中国制造业必由之路, 文汇报, 2005年3月29日第5版

高传胜 刘志彪, 2005, 以国民为基础的国民经济发展观, 南京大学学学报, 2005年第2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3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5年第6期复印;《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5期摘登

刘志彪, 2005,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理论与政策取向, 中国经济问题, 2005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5期、《国民经济管理》2005年第4期分别全文复印

刘志彪, 2005, 长三角区域合作建设国际制造中心的制度设计, 南京大学学学报, 2005年第1期

姜付秀 刘志彪 陆正飞, 2005, 行业特征、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 《管理世界》,2005年第10期,

刘志彪 姜付秀, 2003, 基于无形资源的竞争优势, 《管理世界》,2003年第2期,

刘志彪 姜付秀, 2003, 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强度, 《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刘志彪 王国生, 2000, 论买方市场垄断, 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Liu Zhibiao, 1998,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in Suzhou, Wuxi and Changzhou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Business Review,Jan.1998 ,

刘志彪, 1995, 以产业原则规范市场和完善宏观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刘志彪, 199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笔谈, 《中国社会科学》1994第2期,

刘志彪 鲁明泓, 1992, 部门内贸易:动因、形成与中国现状, 经济研究 1992年第4期,

Liu Zhibiao, 1986, Impact of Investment, depreciation on joint venture taxes, JPRS-CEA-86-038(USA) April,1986 ,

周振华 刘志彪, 1986, 当前企业行为的动态分析, 经济研究 1986第10期,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