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特色小镇建设的五个原则
2017-04-10 10:11:00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王翠娟

  2016年1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实施“千企千镇工程”推进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通知》。按照通知精神促进特色小镇蓬勃健康发展,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高峰论坛暨首届特色小镇合作开放大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表示,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不少发展比较快的大城市、特大型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房价极高等问题突出,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形成了二元结构,既不利于培育稳定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又造成了新老居民之间基本权益的不平等。三是城市结构布局不合理,城市总量明显偏大。大城市、特大型城市由于吸引要素的能力强、就业机会多而迅速膨胀;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由于吸纳就业的能力弱而发展缓慢,数量偏少,这在中西部地区尤为明显。而且,城市群内部的行政区划常常扭曲了资源的合理配置,繁华的都市往往被周边贫穷的农村所包围,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巨大落差。

  因此,郑新立指出,建设特色小镇,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端。与大城市相比,它的好处主要在于:一是有利于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特色小镇位于城乡接合部,它的建设能够带动周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城乡产业融合,使城市文明迅速扩展到农村,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二是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特色小镇将打造精致、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完善配套医疗、教育等服务设施。在这些小镇可以呼吸到清洁的空气,避免噪音的困扰,还能够实现充分就业。所以,在小镇居住的生活质量将会优于大中城市。三是有利于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链。特色小镇将围绕产品和服务,形成包括研发、生产、物流、营销等完整的产业链,通过高度的专业化分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还可以依托一家企业、一所大学、一家医院、一个科研单位、一所银行等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形成优良的发展环境。四是有利于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在中心城市周围的一小时生活圈内,将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配套的组团式发展格局,每个城市各有特色,功能互补,能够提高城市群的整体竞争能力和发展活力,从而形成带动全国科技文化进步的经济增长级。五是有利于释放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吸引一批企业事业单位从中心城区转移而来,特色小镇不仅可以为这些单位的发展扩大空间,而且能拉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厂房设备等投资需求,这将释放巨大的经济增长潜能,成为当前稳增长的强大动力。

  与此同时,他还强调,根据国内外经验,搞好特色小镇应该注意五个原则。一是精心布局,整体规划。首先必须改善交通条件,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的城市群,利用资源城市远离中心城市的地理位置特点,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总体规划,规划方案要经过有关专家论证和第三方评估。二是突出特色、创造优势。小城镇建设要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围绕一个核心产业和产品,吸引相关的产品和科研机构进入,通过分工协作、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的创新,避免千镇一面、“东施效颦”,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三是城乡一体化改革。努力使进入小城镇的居民平等地享受各种基本权益和公共服务,适应劳动力全国流动的需求,建立全国统一的地盘策略,实现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土地改革的重要部署,使进城落户的农民能够通过土地使用权转让获得财产性收入,通过发挥市场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满足小城镇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四是财政引导。通过财政基金的引导吸引民间资金进入小城镇,允许以农村土地的法人财产权抵押贷款。五是镇企对接搞好示范。“千企千镇工程”应该做成样板工程,吸引全国各地更多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到小镇来打造属于自己的优美环境和发展空间,带动小镇及周边的发展。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