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抓住改革机遇 优化贸易结构
2018-07-16 09:52: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方忠 祝庆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集知识、信息、娱乐为一体的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与贸易发展为世界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反过来,文化产业供给也推动了世界文化贸易的进步。当今世界贸易发展迅速,文化产业的市场观念和市场秩序都正在从幼稚迈向成熟,中国的文化贸易也已经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2010年之前,中国文化贸易发展方面一直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但是文化贸易处于增加的态势。2016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实现顺差。虽然中国的文化贸易已经实现顺差,但是文化服务贸易与文化输出仍然是逆差。在这一背景下,分析中国文化贸易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面临的机遇,优化我国文化贸易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文化贸易结构问题剖析

  文化贸易规模小,结构不合理。我国文化贸易虽呈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总体规模仍然较小,文化贸易占据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较低。与德国相对比,德国的文化贸易总额是中国文化贸易总额的三倍;与世界文化贸易进口总额相比,中国的文化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据比例还不到2%。中国文化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一些附加值相对比较低的传统手工艺品行业,这个行业的出口贸易额占据文化产品出口的比例高达85%。书籍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但是这类印刷品出口比例仅占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10%。进口方面,中国文化产品主要进口艺术品和印刷品,特别是记录媒介占比70%以上,而文化遗产占比小于1%。无论是文化产品贸易额所占比例,还是文化出口所占比例都仅徘徊在1%。对比英国,英国占比最高值曾达到2.8%,说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还有待提高。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文化贸易结构影响着中国文化产业长远良性发展。

  特色品牌少,文化企业发展困难。中国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很多经济效益优良的文化资源,但由于宣传力度和技术机制等问题,中国在发展文化品牌方面问题突出,难以形成理想的外部规模经济。众所周知,迪士尼公司建立文化品牌,创作了电影史上第一步有声卡通片和彩色卡通片等特色文化产品,而后又出版10种语言的文化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值得一提的《花木兰》经典大片也让迪士尼公司获得丰厚的经济收入。如此看来中国要扩大文化贸易出口规模,就需要优秀的文化贸易企业依据中国本土特色文化打造品牌产品。就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来,文化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产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影响力小。我国的文化事业单位大多处于转型期,还需要大量富有竞争的文化出口企业。文化产品生产经营周期较长,并且由于文化企业的本质属性也很难获得银行贷款,资金短缺。另外,文化产品近几年来的出口退税率持续走低,再加上我国对出口企业的奖励政策力度小,文化企业发展困难重重。

  观念落后,文化贸易政策不完善。美国和韩国之所以成为了文化贸易大国,是因为他们及早地认识到文化贸易可以转化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收益,也就是整合国家的文化资源,出口文化产品,接下来就可以实现文化扩张,最终得到巨大的经济收益。中国非常注重文化保护,传统观念认为文化可供交流,但不能作为赚钱的工具。大部分企业也难以逃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无法从国际视角开发文化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品牌。韩国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把文化产业作为重点项目来扶持,还为出口作出巨大贡献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出口优惠耿策。虽然目前政府已经通过减免税收,禁止一部分外资进入文化领域和限制文化产品进入中国来鼓励文化企业的发展,但是中国的文化贸易政策力度仍然较小,体现在对文化企业的供给资金量小,税收减免少,奖励文化产品出口政策不够等方面,具体各方面还没有清楚的措施。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充满机遇

  国家政策的着力扶持。自从2015年习总书记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供给侧改革已经深入到各个经济领域,商务部2016年的《对外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用供给侧改革推动文化产业与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让各个国家都受益的综合性全球发展创举,在此背景下,可以健全文化贸易机制,完善文化贸易平台,打造文化贸易品牌,利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动文化贸易合作与沟通,为文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文化贸易基础扎实。我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沉淀深厚,可以说文化资源开发的潜力巨大。比如说民间手工艺术、口头文学、神话、史诗、民俗文化等都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文化资源也可以分为精神思想资源、艺术审美资源、文化品牌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个方面。中国文化的丰富多样性给中国文化贸易提供了巨大的开发潜力。

  文化贸易转型升级的国际空间巨大。文化贸易的深刻变革在世界各个国家不断上演,新技术和新模式正是文化贸易前进发展的根本。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新技术能够开发文化贸易发展新途径,也可以转型升级文化贸易结构,而且国际文化消费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消费层次呈现高端化的特点,国际文化消费也越来越个性化,这给中国文化贸易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世界经济复苏缺乏动力,面临着各种复杂而不确定的因素,迫切需要文化贸易来振兴经济发展,未来中国文化贸易增长趋势明显,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快速实现文化贸易的转型升级,逐渐缩小文化服务贸易逆差。

  供给侧改革视野下

  文化贸易结构优化

  改良供给主体结构,打造国际文化品牌。国有企业的文化贸易量占据的份额低是文化贸易缺乏活力的重要原因,因为中国的核心文化产品出口主要还是一些外资企业在经营。从供给侧角度来看,需要改善供给主体的结构,提高国有文化贸易企业的所占份额,在能够保证外资企业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下,改革文化体制推动国有文化企业融合发展,并且改进国有文化企业的产品结构,增加文化产品的出口贸易额。人类的消费需要在社会进步发展中呈现出无限多样性,因此要减少产品的同质化,提高产品竞争力。中国国产电视剧同质化严重,同时,大量进口国外影视剧,占据了中国较高的收视率。从供给侧角度,要改善中国文化服务贸易与文化贸易处于逆差的局面,改变无效供给的局面,就要优化文化贸易结构,提高文化核心产品和服务的贸易量。可以借鉴韩国电视剧和好莱坞电影的案例,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按照国际市场的需求精心打造国际文化品牌,这样才能使不同文化的国度都能够接受中国的文化产品。

  培育文化创意人才,拓展文化贸易渠道。文化创意与内容是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的文化产品不能大量出口到海外,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产品的创新度弱,没有生产出真正符合国外文化消费需求的产品。文化部门建立专项资金,以国际市场的需求为标杆,加大对中国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将中国的多种多样的文化资源推向国际贸易市场。从供给侧来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产品创新都需要新型文化创意人才,可以引进国外的文化创意人才,也可以在国内培育文化研究人才,借鉴文化管理模式,文化贸易可以拓展新渠道,不仅是简单的文化产品出口,还要注重文化资本输出。政府和企业合作构建新型国际文化贸易体制,走进国际文化流通渠道,加强文化交流,争取文化贸易的主动权,创造出国内与国外、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多层次合作的文化贸易渠道。

  改变观念,政府大力扶持文化贸易企业的发展。中国文化产品缺乏创新,内容单调,盲目跟风,电视剧和电影等文化抄袭现象时有出现。借鉴美国与韩国的经验,改变传统文化贸易的观念,融合国际市场的消费方式,用国际化的手段包装宣传中国的文化产品。文化贸易的发展必须依托文化企业,政府要大力培育和保护文化贸易公司,对于采用新模式的文化产业大力扶持,这包括扶持鼓励文化贸易企业的文化遗产、印刷品、视觉艺术品、视听媒介等核心产品的出口。文化贸易企业往往由于资金供应不足难以撑过成长期,改革文化产业供给侧,政府应当重新布局文化产业分布,支持鼓励大中型文化企业集中发展,整合传统文化产业与新兴文化产业,融合产业内和相关产业间的资源,促进跨行业跨部门的并购,建立若干个以行业特征为导向的产业链相衔接的文化集聚区。另外,丰富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和保留文化产品的特色品质,出口一些内涵丰富、艺术独特、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从而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比较优势,有效提升产业发展空间,开发海外文化市场,扩大海外文化资产规模。

  (本文系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闽台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战略研究”(2017R003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