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新华读书会
2018-01-12 09:26: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布雷特金

 

  导读:自2017年7月中国发布人工智能战略,表示希望在2025年之前成为AI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以来,人工智能在各种重要场合屡次被提及。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2018年元旦前夕,习总书记通过电视发表新年贺词,“学习小组”官方微信公众号关注到,今年习总书记身后书架上出现了两本颇具前沿性的人工智能书籍——《终极算法: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世界》与《智能浪潮:增强时代来临》,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这两本书讲的是什么——

  “会学习的机器”正在改变世界

  什么是终极算法?算法已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生活?著名算法专家、机器学习领域的先驱人物 Pedro Domingos 的新书《终极算法》,详解了机器学习的五大学派。作者提出,每个学派都有自己的主算法,能帮助人们解决特定的问题。而如果整合所有这些算法的优点,就有可能找到一种“终极算法”,该算法可以获得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知识,这也必将创造新的人类文明。

  机器学习并不新颖。Google 会知道我们正在搜索什么,亚马逊会知道我们想买什么,苹果知道我们喜欢听什么音乐,Facebook 知道我们的社交行为偏好。但这些网站没有一个知道我们在一天里所有的喜好和选择。它们只能通过我们先前的点击,而非通过了解我们整个人进行预测。

  但是,假设有一个算法能同时知道我们在 Google 上搜索什么,我们在亚马逊上购买什么,以及我们正在 Apple Music 上听的音乐,或在 Netflix 上观看的视频,它也知道我们最近的状态和我们在 Facebook 上的分享。

  关于我们的事,这个算法知道得很多,并且对我们形成了一个更准确、更全面的了解。

  这种强大的“终极算法”是 Pedro Domingos 提出的假设的核心,他是《终极算法: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世界》的作者。

  机器学习有不同的学派,每个学派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符号学派(symbolists)更多关注哲学、逻辑学和心理学,并将学习视为逆向演绎(inverse of deduction)。联结学派(connectionists)专注物理学和神经科学,并相信大脑的逆向工程。进化学派,正如其名称所示,在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贝叶斯学派(Bayesians)注重统计学和概率推理。而类推学派(analogizers)更多是关注心理学和数学优化来推断相似性判断。

  所有上述学派解决不同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而真正的挑战是设计一个算法,解决这些方法尝试要解决的所有不同的问题——单一的一个“终极算法”。

  我们仍然处在机器学习和AI的早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哪里会出现问题,而这将会减缓整个发展进程,带来下一个“AI冬天”。又或者,将来会出现一个新的突破,彻底改变目前的情况。

  机器学习的进步更像是一场演化。正如微生物的发展速度远比人类更快,机器学习的发展也比人类快,但会到达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这些学习算法会变得太过复杂而不能快速演化。

  也存在其他的危机。一个“理想的”终极算法将了解有关我们的一切。虽然机器学习需要人类的输入作为启动,但它最终会达到一个点,它会超越人类。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只要它们的目标和我们的目标稍有分歧,可能就足以消灭人类。

  这只是一种情况。假设我们成功建立了一个能够控制这些超级智能的机制,就类似于蚂蚁创造了一个能够控制我们人类的机制。但是,国家、人们和团体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可能会引发类似“天网”(终结者)的战争。

  机器学习如何改变世界?

  有许多初创公司专注于机器学习及其为生活中的不同问题带来的解决方案;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大型科技公司支持他们。例如,谷歌收购的 DeepMind 专注于医疗保健,利用机器学习研究癌症的治疗;Facebook 的 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 宣布计划在未来十年投资30亿美元,以帮助治疗、预防和管控疾病。

  另外,世界上最大的一些科技公司,包括亚马逊、Facebook、谷歌、微软等形成了联盟“Partnership on AI”,以共享他们的大型数据库进行研究,推广好的实践。

  AI是否将技术的发展引向了一条危险的路径?我们将要成为机器的奴隶,又或AI是将人类引向终极的进步的入口?任何希望了解AI和机器学习的人士都应该阅读一下《终极算法》这本书。最后,让我们借用此书序言里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语:围绕大数据以及机器学习的讨论充满争议,如果你对此感到好奇,且怀疑有比论文上看到的更为深层次的东西,那么这本书就是你进行革命的指南。 新智元 编译

  增强智能时代,颠覆已成常态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出现之后,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纳米制造、无人驾驶、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各类技术风起云涌。在Moven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布雷特 金(Brett King)所著的新书《智能浪潮》中,作者创造性地提出,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被增强了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个人和组织在科技的影响下将会出现颠覆式转变。

  我们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哪些方面会发生不可逆、颠覆式的变革?谁会是这个时代的真正赢家?作者认为四大关键因素将决定我们今后几年的生活方式:人工智能、智能基础设施、医疗技术以及他所谓的嵌入式和分布式体验。这是一本关于未来历史的书,但更重要的是,书中的故事畅想了未来二十年世界的变化将比过去二百五十年翻天覆地,作者试图让读者思考一个问题:你准备好适应这样的生活了吗?以下为正文摘录:

  今天我们所探索的科技,将彻底重新定义人类的下一个时代。我建议将下一个时代称为增强智能时代(Age of Augmented Intelligence)或者简单地称为增强时代,因为嵌入式和个人科技将从根本上增强你的日常生活及行为。这一次,世界的改变明显是与个人息息相关的。它不仅仅关乎被颠覆的行业或者我们发明的科技,也关系到你的生活与之前时代的生活相比,将如何在每一天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就其核心而言,这种转变有关世界连接和协作方式上的巨大改变。简单地将下一个时代归为第二个机器时代,将过于依从经济学家对世界的看法了——基于机器或人工智能的自动化从生产力或就业角度带来经济效应是确凿无疑的,但这并非全部。

  自工业时代或机器时代以来,社会就不断地受到新科技的影响,不管是蒸汽机还是自拍杆。今天,我们的后代以一月而不是以10 年为单位测量变化。我们见证了价值10 亿美元的公司在比传统企业推出新产品线还短的时间内被创造出来。这种变化的快速性越来越关乎我们作为个体及作为社会整体的应对方式,而非专注于变化背后的基础性科技。

  作为人类本身,我们对变化的态度是矛盾的。作为一个物种,我们不断地试图发展,迫使自己走得更远,进化、创造财富、探索、发现,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并使我们的生活更富裕、更丰盛、更美好。但是,当变化影响到我们的工作、我们自己的家庭或家人的时候,事情就会变得有点古怪,有点错乱。

  例如,如果某个更有效的制造工艺或先进的计算机算法让我们无用而丢掉工作,那么我们很可能会对此非常不高兴。我们甚至可能抗议,要求宣告这种特定的科技或新的商业模型非法或对其加以限制,或者要求政府免除我们所在行业的关税或税金,以便让陈旧的商业操作继续保有竞争力。

  现实的情况是,这种新科技的循环已经在过去200—250 年一直重复发生着:新科技作为催化剂促进并产生了全新的行业,但同时也显著影响了就业格局和社会状况。

  在几年时间内,我们常常看到以不同方式开创出自己业务的新的参与者,占据了发展和利用消费者行为改变的更好位置,而现有的参与者蹲下身躯竭力阻止这些新参与者获得更多的优势。不管这些防卫性的行为是怎样的,所有的情况都是在几年之内完成了颠覆——就业格局发生转变,新的参与者受够了旧有的参与者,或者旧有的参与者被边缘化而幸存下来,占据小型且不断衰败的市场。

  事实上,从来没有出现陈旧的商业模型或废弃的科技生存下来并占据主导的结局,也鲜有现存的参与者进行重组将自己的业务拆得七零八落并以足够快的速度重新打造自身的情况。因此,这些变化几乎总是具有颠覆性的。

  (摘编自布雷特金著,中信出版社出版,《智能浪潮:增强时代来临》)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