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在扩大高等教育供给、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推动教育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人才,推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然而部分民办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不强、敬业精神不足、育人意识淡薄,拉低了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党建工作在民办高校发展中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民办高校应采取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健全激励机制等措施,积极落实党建引领下的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引领,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和育人责任感。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高校应建立系统全面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作为核心学习内容,确保教师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政治理论精髓;制订详细学习计划、合理规划学习时间,组织教师集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保证学习的持续性和连贯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线上利用“学习强国”等网络学习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教师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线下定期邀请党校专家、学者来校举办政治理论讲座,组织教师参加集中学习活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政治理论的内涵和实质,开阔教师政治理论视野;围绕特定的政治理论主题开展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教学经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实地参观井冈山、延安等红色教育基地,促使教师亲身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精神,深刻领悟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
民办高校党委应高度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工作,并将其纳入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的政治理论学习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和工作方案,定期检查和指导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情况;设置政治理论学习专项经费,购置丰富的政治理论学习书籍、报刊等资料,建设专门的政治理论学习阅览室,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保障学习顺利进行;组织开展党支部学习会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党员教师发挥模范作用带头学习,加强党员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
强化教师党员队伍建设
民办高校应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严格把控入党条件和程序,确保教师党员队伍质量,综合考察教师教学工作、社会服务、道德品质等,重点考察教师对党的忠诚、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敬业精神,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引导教师端正入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以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设立党员示范岗,明确岗位职责和标准,提高党员教师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针对教师党员的不同需求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开展教学技能培训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举办科研讲座指导科研项目申报和论文撰写以提高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加强师德教育,以引导党员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高校应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全面涵盖党员教师的思想政治表现,考查教师对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引导教师在教学中传递正确的政治观点和思想理念,依据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学业成绩进步等情况,考查教师教学态度及育人成效,引导教师全面提升自身素质。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核评价体系,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与准确。其中,“领导评价”从高校整体发展战略和教学管理角度出发,宏观把控教师师德师风;“学生评价”通过匿名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学生评价意见,真实反映教师教学状况;“同事互评”从教学协作、学术交流等方面出发,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自评”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自身表现,明确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上,将最终考核结果与教师薪酬待遇挂钩,给予师德师风考核优秀的教师相应的奖金、津贴等物质奖励,以体现对其工作的认可和重视;表彰和宣传师德表现突出教师的先进事迹,通过树立榜样激发广大教师提升师德师风的积极性,严格督促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制订改进计划,并安排专人进行帮扶指导,通过强化考核结果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推动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不断优化提升。
健全激励机制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激发高校教师工作动力、提升教师师德师风的重要手段。民办高校应该设立专项奖励基金,用于表彰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激励教师投身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加绩效工资中师德表现的权重,将师德考核结果与教师经济收入直接挂钩,让教师切实感受到学校对师德的重视,激发教师提升师德师风的积极性;定期开展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的评选活动,制定严格的评选标准,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挖掘先进、选树典型,通过校园网、宣传栏等渠道广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传播和弘扬教师的优秀品质、敬业精神,增强获奖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给予优秀教师科研项目申报方面的支持和倾斜,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实验设备等资源,鼓励其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为教师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坚定教师投身教育事业、提升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信心。
(作者单位:南通理工学院;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党建引领下民办高校师德建设与考核评价研究”〈课题号:D/2021/01/16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