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让运河文化 在新时代焕发新风采
2018-06-22 09:18: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杜骏飞

  无锡清名桥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邵 丹摄

  新论

  2014年的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由江苏牵头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我们认为,这一天是中国大运河文化被世界组织正式承认的一天,为此,我们也建议,把这一天作为大运河文化全面复兴和走向世界的纪念日。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工程,多次就大运河文化做出重要指示。我们应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统筹做好保护、传承、利用这“三篇文章”。

  为了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让世界认识大运河的文化地位和社会价值,号召全社会传承、发扬和创新大运河文化,也考虑到当今世界上其他运河普遍均设有运河纪念日,我们认为,设立中国“大运河文化纪念日”,可以以每年制度性的全民纪念活动,引领政府工程、传媒推广和社会参与,总结既往、聚焦当下、开创未来,全面促进大运河文化的伟大复兴。

  从古至今,江苏在大运河人文历史、航运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均居独特而重要的枢纽地位,在大运河文化走向复兴的历程中,江苏也应该发挥运河文明关键省份的作用。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调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时指出,要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使命感,加强整体谋划、做好科学规划,系统推进我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让这一历史文化符号在新时代焕发新风采。

  大运河是跨省市的、线性的、活态的、具有传承性的、由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形态。设立“大运河文化纪念日”,有利于大运河成为当代中国传承历史的文化品牌,也有利于激活运河沿岸城乡文化与社会资源,激励人们以古鉴今,增强民族自尊心、历史自豪感,使运河文化成为新时代发展的硬资源、软实力。

  文化工程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文化,设立“大运河文化纪念日”,还将有助于我们以千年运河文化为凝聚力,以沿线各区域为发展轴,建构一种融河运、生态、经济、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新文明系统,与诸区域发展战略“互联互通”,实现历史与当下的“古今联通”,让内涵发展和文化复兴走向“融合贯通”。

  (杜骏飞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江苏省紫金传媒智库副主任;黄岩 江苏省交通厅苏北运河管理处处长、“苏北运河品牌和能力建设课题组”负责人)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