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30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大运河历史图谱》在会上首发。作为大运河全域历史图谱的首次系统汇编,《大运河历史图谱》是继《长江历史图谱》《江苏古代城市图志》之后,我省又一旧志资源专题开发的成果,也是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
《图谱》编纂工作汇聚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图书馆、省方志馆、凤凰出版社等多方力量。该书统揽京杭大运河全域,以江浙段为选编重点,从2000多种古代方志、舆地图、政书、兵书等文献中精心遴选反映运河河道、水运工程、沿线风情、河署河务的珍贵历史舆图,最终形成主体部分1函4册及首1卷、末1卷,近200个筒子页的鸿篇图卷,涵盖古运河图、京杭大运河全图、京津冀运河图、山东运河图、苏北运河图、淮扬运河图、江南运河图、浙东运河图、河署河务图9个部分,全景式展现大运河的历史风貌与人文底蕴,一些资料为历史上首次高清出版。
相关专家学者表示,《图谱》显示了我国主干运河的基本面貌,保留了大量历史遗迹,将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更多学术支撑,为今人寻踪、修复遗迹提供依据,承担起文明记忆“活态基因库”、文明创新“孵化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