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新 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
钱志新 南京大学教授、 江苏省发改委原主任
徐康宁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 江苏省政府参事
沈坤荣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江苏省政府参事
李立峰 江苏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唯实》杂志社总编、教授
7月12日,由南钢党委、新华日报社主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质量发展看南钢——新华传媒智库专家南钢行(第二季)”活动在南钢举行。新华传媒智库专家学者走进南钢,为南钢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开展的背景下,南钢如何总结成功经验、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如何保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推进产城有机融合,打造绿色、生态新“钢城”?继2018年“转型发展看南钢——新华传媒智库专家南钢行”之后,在南钢进一步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关键时刻,新华传媒智库专家学者再次走进南钢考察调研,与南钢领导一起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存在的短板、发展瓶颈,为南钢高质量党建、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不忘初心:“双千”梦想得以实现
南钢是江苏钢铁工业的摇篮,也是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参加单位。诞生于1958年的南钢,因“钢铁报国”而生长,由“钢铁强国”而发展。60多年砥砺前行,南钢一直坚持走在时代前列,已成长为业界知名的千万吨级特钢企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南钢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企业绿色发展、智慧发展,实现企业发展质量、效益活力的整体提升,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2018年以来,南钢在市场表现、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社会责任担当等方面表现出众,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绿色工厂、绿色发展标杆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双创示范平台、全国十大卓越品牌钢铁企业、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A+企业、钢铁行业改革开放40周年功勋企业等荣誉称号。
作为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参加单位,南钢党委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开展“钢铁先锋”工程建设、“三比三强”主题创新实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实现企业发展质量、效益活力的整体提升。2018年产钢1005万吨,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180亿元,几代南钢人梦寐以求的“双千”梦想得以实现。2019年上半年,南钢实现销售收入683亿元,同比增长18%;工业总产值达到340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利润26.7亿元。
四大“关键词”,构建未来创新方向
南钢是高质量发展的典范,2018年实现了“双千”发展目标,在全国钢铁行业中名列前茅,为江苏树立了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榜样。南钢的发展可喜可贺,值得大力点赞。
南钢高质量发展的经验,概括为四大关键词:高价值、新科技、服务型、平台化。这既是南钢发展历程的宝贵总结,又是南钢未来发展的创新方向。对于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建议南钢在这四大关键词上进行深化发力。
高价值。南钢的发展路径不在产量规模上低水平扩张,重在产品价值上高水平增值,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内涵。南钢走高价值发展之路,在产品发展上要突出三大重点,即特色产品提升价值、高难产品提升价值、订制产品提升价值。
新技术。当今新技术革命的核心是数字革命,南钢发展数字经济要不断升级,成为全国数字化企业的示范,重点向三大方向发展,即建立高标准数字大脑、实施全价值链数字化、构建行业数字化平台。
服务型。南钢在发展中逐步从钢铁制造业向钢铁服务业延伸,这是钢铁行业向更高价值发展的必由之路。南钢发展钢铁服务业大有可为,主要发展三大服务业:钢铁环保服务、钢铁物流服务、钢铁技术服务。
平台化。南钢向平台化企业发展是大势所趋,在组织制度上要继续创新,深化内部市场化改革,构建“大平台+小实体”新模式,全方位增强企业活力。
输出更多服务,实现企业基业长青
来南钢考察调研之后,内心生起感动和尊敬。对于南钢来说,如何实现基业长青?首先要形成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打造学习型组织,实现自我超越,确立企业共同的愿景,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进行核心制度建设,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南钢如何打造基业长青公司?我提几点建议,希望南钢能够更加朝着服务型的企业去延伸、跨越。南钢如果再造一个千亿规模的话,很大的希望是在服务业。除了围绕钢铁业做服务之外,南钢还可以为整个行业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包括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南钢旗下有很多钢铁企业,如果南钢管理做得好,完全可以提供行业内的管理咨询,现在行业内的管理咨询很值钱很有价值。
分享一个案例。南京本地有一家规模并不大的餐饮企业,八年前花2000万元向美国一家管理公司做咨询。经过咨询,该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好,经营业绩大幅度提升,在专业化方面更有体悟,于是就现学现卖,也成立了咨询公司,专门为餐饮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市场非常大。由此可见,南钢完全可以将来像IBM一样,输出更多的服务,包括利用现在的优势条件,及早谋划,尽早通过产城融合道路,率先带动这里的现代服务业尽快发展起来。
培育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流钢铁企业
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需水平的提升,都倒逼国内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从国际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随着外部环境面临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尽快提高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从国内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受中美贸易摩擦滞后效应影响,短期下行压力有进一步加大趋势。因此,国内企业需要化挑战为机遇,转压力为动力,紧紧抓住产业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通过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成为效率高、消耗低、排放少、环境美的绿色制造示范企业。同时,内需水平提升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中国经济发展有巨大潜力和优势,只要下决心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对于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南钢需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抓住结构调整期的机遇,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升级,推动制造模式和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二是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一带一路”建设激发万亿钢铁需求,南钢要加快国际钢铁产能布局,建设跨境钢铁供应链物流。三是聚焦主业,做强做大,加强技术攻关、提高关键领域核心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
以“六力” 为核心,推动党建高质量
未来南钢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抓手,要以“六力”为核心进行深化拓展。
突出强化政治引领力。致力党建高质量,首当其冲的是强化政治引领力,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突出提升基层组织力。实现基层组织“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制定“责任清单”,推行支部星级管理。
突出增强党建与发展的融合力,推动党建入章。依据党章、公司法等规定,积极引导和推进上市公司通过法定程序把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设置形式、地位作用、工作机构等要求,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化、具体化。
突出激发人才创造力。 建立“两培养、两优先”制度,把企业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人才,发挥好党员人才的先锋模范作用。
突出塑造文化凝聚力。在企业所有的员工中塑造出一种创新文化、责任文化、法治文化。
突出提高社会影响力。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来自于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南钢要塑造世界一流的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作为党组织,要发挥人才体制、渠道优势,起到应有的作用。
文字整理:李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