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落实全省“1+3”功能区战略 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2017-11-02 14:57:00  来源:徐州日报  作者:沈正平

  2017年上半年以来,徐州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机遇。5月10日,省委省政府召开苏北发展座谈会,提出实施重点功能区战略,全省规划形成“1+3”功能区,徐州作为“3”中的一个独立板块,明确建设成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6月23日,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7]78号),明确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7月3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徐州工作,强调徐州要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努力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8月25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支持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意见》(苏发[2017]20号)。建议:深入推进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需要贯彻落实全省“1+3”功能区战略,把徐州建设中心城市融入到全省重要功能区大格局中。一是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打造区域现代经济中心;二是强化教育文化医疗发展,打造区域公共服务中心;三是强化市场体系建设,打造区域要素配置中心。

  一、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有利于优化全省区域功能布局

  徐州区位优越,特点鲜明,建设基础较好,在省域、区域以及国家发展格局中起着独到作用。从江苏来看,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不只是徐州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是全省发展的一个大局,对于优化全省区域功能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不可或缺的。

  一是地缘交通独特,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前沿、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带、江苏“北大门”,也是长三角与京津冀两大发达经济区、沿海与沿陇海兰新两大生产力主轴线的接合部。同时,自古便是“五省通衢”之地,京沪、陇海等铁路干线和连霍、京沪、京福等高速公路密织成网,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形成铁、公、水、空、管“五通汇流”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因此,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其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战略枢纽作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全省和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是综合实力较强,对区域发展具有重大牵引作用。2016年徐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809亿元,位居淮海经济区20个成员市之首,比4000亿元以上的盐城、临沂、济宁三市高出1230亿至1780亿元。产业基础较好,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工程机械之都”,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市区人口达330多万,为淮海经济区首位城市。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完善提升其区域综合功能,有利于更好地在推动淮海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

  三是总量大人均低,为全省小康建设重中之重。徐州人多地广。户籍人口1026多万,全省第一,略少于淮安与连云港两市之和;土地面积11765平方公里,全省第二,略低于无锡、常州与镇江三市之和。但人均经济社会指标相对较低,特别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而且,县域经济基础较弱,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较突出。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心城市的功能发挥。另外,全市现有68万低收入人口,居全省之首,经济薄弱村占全省1/4,还有丰县、睢宁两个贫困县,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可以说,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苏北,而重要突破口就在徐州。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利于更好地在苏北决胜全面小康征程中发挥领军作用,确保全省如期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是资源环境压力大,为全省重要生态功能区。徐州矿产资源丰富,多年来煤炭、电力、建材等能源原材料生产为全省、华东地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百年煤矿”也同时留下了大量工矿废弃地,需要进行生态修复治理,已列入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两个规划。同时,境内分布微山湖、骆马湖、京杭运河等生态水域,地形地貌丰富,森林覆盖面积广,土地开发强度较低,生态本底良好。但由于发展方式较粗放,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资源环境问题较突出。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聚焦传统工业城市生态宜居转型,为苏北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有利于为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徐州样本和江苏经验。

  二、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关键在于提升区域核心功能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经济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城市。徐州地处苏鲁豫皖接壤地带,是我国典型的省际交界地区中心城市,其城市功能应当主要体现在对这一交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所起的集聚、辐射、带动乃至引领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深受省级行政区划的束缚,因此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尤其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提升其区域核心功能,以此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资源要素跨省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带动整个区域协同发展。

  1、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打造区域现代经济中心。现代产业是支撑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关键所在。要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的目标,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推进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中心城市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一是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充分依托徐州科教资源优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构筑重大创新平台载体,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形成一批新产业增长点。二是建设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装备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集群化迈进,打造以工程机械为重点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中心;培育壮大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区域性集成电路与ICT产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大力实施绿色化改造,推进煤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规模化、精细化发展。三是建设区域现代服务业高地。把握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总部经济、软件与服务外包、平台经济、会展经济、分享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大力建设中心商圈、金融集聚区、高铁商务区和空港经济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和金融服务中心。

  2、强化教育文化医疗发展,打造区域公共服务中心。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事关民生福祉,是中心城市服务于区域的重要功能和社会基础。要按照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加强区域性教育、文化和医疗中心建设,切实增强中心城市对区域内人口集聚和服务的支撑能力。一是打造区域教育中心。充分利用徐州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优势,建设国家级教育现代化示范区,打造“学在徐州”教育培训品牌;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优化中小学和幼儿园布局,加强优质高中建设,加强区域内教育信息共享和学生学籍互认;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加强校企、产教深度融合,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为区域发展培养输送各种技能型人才;推动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以创建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城市为引领,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二是打造区域文化中心。深度挖掘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塑造徐州文化品牌;加强区域文化交流合作,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感,联合开发旅游精品线路,共同申办重大文体节日活动,促进区域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三是打造区域医疗中心。优化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完善区域医疗服务网络,进一步夯实徐州区域医疗高地的地位;巩固提升区域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提高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管理服务水平,建设区域医疗服务高地和健康产业示范区;完善门诊通用病历、双向转诊、用血应急调配等区域医疗合作机制,实现区域内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查结果互认,让更多患者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3、强化市场体系建设,打造区域要素配置中心。商品和生产要素在中心城市集聚与扩散,维系着中心城市与区域之间形成各种社会经济联系,并对中心城市功能产生决定性影响。建设区域要素配置中心,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积极培育各类要素市场,以此推动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一是建立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依托交通枢纽优势,以省际边界地带为突破口,加快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要素市场培育建设,构建统一开放、公开公正、竞争有序、高效便捷的现代市场体系,消除行政区划壁垒所造成的市场分割、产业同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不合理竞争等突出问题。二是完善交通与信息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徐州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功能,加快各种交通方式有效衔接和互联互通,打造区域多式联运中心,构建以徐州为中心的“1小时通勤圈”。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建设专业化流通大数据平台,为推动流通创新发展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撑。

  (作者为徐州市政府参事,淮海发展研究院院长、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