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专家专题交流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体会
2017-10-25 09:56:00  来源: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近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美好愿景。报告第五部分提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路径、方法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实践方向。作为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专家以高度的政治敏锐和行动自觉,第一时间组织专题学习研讨。围绕十九大报告精神,聚焦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部署和江苏省“1+3”功能区战略构想,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专家们对如何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

  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教授:新发展理念整体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方略,作为十四条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坚持新发展理念,关键在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一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三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五要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无论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经济建设,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深化改革,都需要从发展战略上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方面,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准确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要根据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二要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三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四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五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六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锚定以上六大战略举措。

 

  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商学院陈晓峰副教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攻方向是要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发展和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项工作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第二项工作是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第三项工作是坚持“三去一降一补”;第四项工作是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去;第五项工作是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华东师范大学徐长乐教授:结合2015年参加的由成长春教授主持的中宣部重大项目“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研究”子课题“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战略研究”的最新成果,我有三点深切体会:第一,坚定了我们以“生态优先”为首要原则作为筛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研究方向和具体做法是正确的;第二,筛选的十大世界级产业集群既体现了“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要求,又兼顾了体现大河流域经济特色的优势产业和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第三,十大世界级产业集群都迫切需要通过规划先行、绿色发展、技术突破、品牌塑造、标准构建、人才培育、企业结盟、园区共建、网络嵌入、保障供给等十大关键措施,不断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最终实现从目前的全球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大到全球影响力、竞争力强的根本性转变。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副院长杨凤华教授: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培育和发展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一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国内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领军企业,提升其在国际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和全球行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二是加快“互联网+制造业集群”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合作平台、信息交互平台;三是推动国内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参与本行业的国际标准制定。通过标准竞争增强国内先进制造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四是鼓励国内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参与境外产业集聚区、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经济特区等合作园区建设。引导大企业带动中小配套企业抱团出海、集群式“走出去”,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作为具有良好制造业发展优势的江苏省,应依托扬子江城市群战略新载体,大力推进沿江八市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集群发展,加快培育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物联网、海工装备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商学院胡俊峰副教授: 总书记关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报告内容,对于以创新驱动,引领长江经济带以及江苏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具有极强的指导性。长江经济带作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带和城市密集带,应该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承担先行者、引导者的重要角色。江苏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1+3”重点功能区战略中,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核心经济板块,江苏沿江八市要强化引领创新、自主创新意识,以科技创新提升城市群产业竞争力与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两聚一高”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江苏“质量强省”战略,引领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流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航空航天配套产业,勇于在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宏图伟业中,承担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陈长江副研究员:乡村不仅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地和农民聚集地,还兼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价值和功能。无论一个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多高,总会有相当数量的人口在农村居住和就业,乡村发展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前我国决胜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发展新征程的时,提出振兴乡村的命题,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江苏省乡村建设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乡村面临着资源外流、活力不足、公共服务短缺、人口老化和“空心化”、乡土特色受到冲击破坏等问题和挑战。当前阶段振兴乡村,其本质内涵和核心任务是乡村的有机复兴,这就需要以产业振兴为基础,以融合发展来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振兴乡村,需要将农业发展与二三产业发展相融合;需要将农村建设与旅游发展相融合;需要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融合;需要将资本投入与人才投入相融合。

 

  关于实施区域协调

  发展战略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威平研究员: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将会作为我们研究推动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报告中“协调发展”的内涵,就是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在保持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不协调”的问题。是在我国经济增长取得辉煌成就和走向成熟阶段的协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的协调,是着力于“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阶段的协调。它要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它要求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它要求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强调“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它要求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商学院陈晓峰副教授: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分提到了“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江苏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其优化发展体现在实体经济强。各区域应基于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大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城市群和创新集群(瞄准“创新极、增长极和生态极”构建,吸收更多的现代化元素)。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一个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和制度结构不断变迁的过程。现阶段,东部地区要率先实现优化发展,我认为,更多地应在行政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积极搭建一些制度创新的“样板房”或试验田),做到有效的市场与有为政府的高度统一,努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地理科学学院陈为忠副教授: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提出“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提出“率先”与“优化发展”的任务。“率先”主要是指东部发达地区有能力、有条件在创新引领、开放型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绿色发展等领域率先发力,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开放型经济,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全面现代化建设做开路先锋,趟出新路子。“优化发展”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化发展的质量;二是优化区间资源配置;三是优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四是优化收入分配制度。东部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先导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最为充分,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性均衡发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而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实现全面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商学院王银银副教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和海洋大省,必须坚持陆海统筹发展理念,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步伐。一要从省级层面树立“依托海洋谋发展”的海洋战略意识,积极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将沿海发展与沿江发展放置同样的战略高度,重点把握现代海洋经济在“1+3”主体功能区中的战略地位。二要坚持开放发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全力助推连云港申报自由贸易区、提升盐城中韩产业园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快南通口岸对外开放步伐,合力参与长三角海洋产业分工协作,全面对接上海。三要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全省区域发展战略中心东移的步伐,建成具有江苏特色、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地理科学学院叶磊博士: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地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我们需要处理好城市群建设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城市群建设并不意味着政府主导一切,必须形成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局面。一方面,必须遵循城市群演进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城市群形成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构建优势互补、分工高效的一体化产业集群,强化城市群内部各大中小城市的有机联系,强化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空间开发管制、体制机制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等方面政府就必须主动作为。通过上述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引导城市群空间合理拓展、经济均衡增长、协同机制健全。

 

  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冯俊副研究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金融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金融创新,还是金融监管,都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播渠道多,危害大,易酿成全局性灾难。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包括:政策滞后性;金融制度不完善;金融市场化程度低;金融监管力度不够等等。今后应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强化金融稳定机制建设;完善金融稳定法律制度,积极构筑“防火墙”;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做到及时跟踪,及时预警;推进风险补偿制度建设。此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最根本的途径是增强实体经济企业活力和抗风险能力。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金融大省,江苏金融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实践可以在长江经济带全流域起到示范作用。今后江苏金融机构应支持实体经济多维度创新;推进信贷服务体系多元化,探索建立股权直投和银行信贷组合机制;构建“互联网+金融+实体经济”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构建普惠型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完善我省多层次资本市场间对接机制,加快股权投资创新;建设我省绿色金融体系,优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生态。

 

  关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

  新格局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冯俊副研究员: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近年来,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抢抓国家战略发展机遇,立足国内,放眼世界,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新格局,尤其是服务外包产业、对外投资合作等领域,亮点纷呈。今后应进一步以长江经济带为依托,以“一带一路”沿线为重点区域,在长三角地区加快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在中游地区推进湖北自贸区、武汉国际知名工程设计中心和碳交易市场建设与国际化,在上游地区推进重庆与四川自贸区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的贯通融合。就江苏而言,在“引进来”的同时,也要加快“走出去”。要鼓励江苏企业投身国际舞台,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和集聚步伐,推动资源依托型企业到境外进行资源性项目合作;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境外产业集聚区、城市综合体、专业市场等各类发展载体的开发与建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促进产业链配套,形成产业集聚优势;要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境外合作园区,以此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式与组团式“走出去”。

 

  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建设美丽中国

   管理学院季艳霞教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这其实是明确绿色发展的行为主体或责任主体,要形成政府与社会的合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事业。本人认为在今后的实践应该把握好的核心问题是以下两点: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严格监管与有效激励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要通过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增加污染违法者的成本。另一方面,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税收、价格、财政补贴、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等经济政策工具,使市场机制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引导市场主体绿色生产和消费,调动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二是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促进绿色发展考核指标体系。首先,需要按照各地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和环境容量,进一步细化地区分类考核制度;其次,指标要有针对性,针对问题或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进行考核。再次,是要有坚实、可靠的信息数据基础。最后,是要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的社会评价与监督系统。通过完善考核体系,使绿色发展能真正落到实处。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员刘峻源博士: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南通沿江在生态保护方面,应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控制指标,在环境指标、门槛标准等方面逐步实现与崇明生态岛接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江滩及通江河流、湖泊等重要湿地保护,构建沿江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加快化工、印染和钢丝绳低端产能的淘汰力度,强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畜禽养殖、挥发性有机物、船舶污染防控治理。要在“多规融合”理念指导下,打造生态功能引领,融合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综合交通和特色城镇复合的沿江生态风光带。要实现沿江“三生”空间的优化发展,实现城市生活功能空间向长江岸线不断推进。推进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加快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打造沿江生态精品特色游,提高城市生态、生活环境宜居度。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