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江苏青年智库学者沙龙“两聚一高”系列沙龙聚焦“1+3”重点功能区与现代海洋经济
2017-10-17 13:53:00  来源:交汇点

  9月19日至20日,由省社科联主办,江苏智库研究与交流中心、江苏区域协调发展决策咨询基地、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承办的江苏青年智库学者“两聚一高”系列沙龙在江苏师范大学举行。沙龙聚焦“1+3”功能区与现代海洋经济,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孙久文教授,国家级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大连海事大学栾维新教授,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张建军以及省社科院、南京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交流研讨。

  第一部分 “1+3”重点功能区与江苏区域发展新格局

  我国区域经济演进轨迹及其总体趋势

  孙久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分析,大体可以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的转变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1979—1998年向沿海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99—2011年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阶段和2012年以后经济区与经济带结合的全面协调发展阶段。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此后,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在空间格局上的重大创新,“三大战略”的顶层设计逐渐落实为具体行动。至此,“三大战略”已基本成型,加之“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组成协调区域综合发展的区域经济“4+3”空间发展格局。

  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特征主要有:第一,多支点空间骨架逐渐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战略支点主要有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中部崛起促成包括长江中游地区和中原经济区在内新的战略支点形成;西部大开发也促成了若干新的战略支点,主要有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更多的战略支点可能会出现,包括北部湾经济区、天山北坡地区,东北中部地区、海峡西岸地区,都形成了次一级的新战略支点。近年来重庆、贵州的发展程度明显提升,河南、湖南、湖北的制造业发展速度加快,中部和西部对我国的经济格局起到了更大的支撑作用。第二,区域经济增长动力发生转换。2016年我国区域增长的中心主要在西藏、贵州、重庆等西南地区,原来集中于沿海特别是“三大都市圈”的增长中心,已经开始分化,以南北向的分异为主。从增长动力看,西部和中部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沿海地区主要靠消费,创新成为东部地区的增长的动力之一。产业转移成为区域空间变化的主导力量,其中,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应注意避免地区的单一结构。第三,宏观经济因素对空间均衡的影响逐步加大。宏观经济新常态的特点落实在区域层面,其结果就是经济地理扩散逐渐呈现,区域发展分化严重,区域经济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现缩小态势。

  面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区域间绝对差距扩大、区域发展分化、地区发展机会不均等的问题,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坚持更大的改革和开放力度,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强化区域间经济合作,均衡构建新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发展精准化,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坚持城乡发展的基本战略,把握城乡发展战略重点。同时,展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一是构建“4+3”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十三五”时期我国仍将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构建“四大板块+三大战略”的区域发展格局。与局域性发展战略相比,“三大战略”涉及地域空间范围更广、合作内容更全。二是建立全方位开放的区域经济新体制。未来时期我国将会更加主动参与国际经济事务,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到全球经济,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对外开放的空间新格局。中国倡导和建立的多边合作机制符合新兴经济体的利益诉求,未来金融、区域一体化、系列平台合作机制将会逐步完善。三是充分利用区域分化格局加快制度与政策创新。针对不同的发展区域,重新制定有针对性、差异化的区域政策,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诉求。四是注重生态、绿色发展由理念到行动。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比如对沿海滩涂开发明确提出严格限制。五是进一步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十三五”时期,城市群、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将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载体,中小城镇是接纳农村转移人口的主要力量。未来中国的城市化,是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有机结合的发展战略,县域城镇化是战略重点。

  (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

  以开发区转型升级助推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

  丁宏 

  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在“1+3”功能区新版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徐州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发挥好以下四个作用:一是在徐州扩大经济规模优势,提高中心城市经济首位度的过程中发挥领军作用。开发区是徐州经济发展当之无愧的领头羊,2016年GDP680亿元,以近1/40的面积、近1/30的常住人口,创造了接近徐州全市近1/9的GDP总量。在新形势下,应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招大引强的新高潮,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业态和发展动能,继续放大总量优势。二是在徐州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淮海经济区区域创新增长极的过程中发挥龙头作用。开发区是徐州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阵地,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重要载体。应进一步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强化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畅通产学研渠道,充分挖掘徐州科教潜力,以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三是在徐州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绿色发展,打造淮海经济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样本的过程中发挥示范作用。在淮海经济区城市面临资源衰退、生态恶化、土地塌陷、环境治理等诸多问题亟待转型之时,开发区应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产业多元发展和优化升级;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园区功能品质,实施产业和城市融合共振,建设生态宜居新城区。四是在徐州强化规划引领,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淮海经济区地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的边缘地区,经济长期落后于长江以南的东部地区,开发区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优化机制,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淮海经济区整体发展目标指引下,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不断拓展开放型经济新空间,探索合作共建、产业共育和利益共享的新模式,带动从更高层面高起点规划建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城市积极性,进而实现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最成达成淮海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又一重要经济增长极。

  (作者为省社科院科研处副处长,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做好大运河文化带与江淮生态经济区协同建设文章

  黄杰 

  江淮地区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洼地,发挥“文化”与“生态”的叠加优势是该区域探索发展新路径的必然选择。大运河文化带与江淮生态经济区战略在建设内容上既有交叉,又互为补充。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仅体现文化功能,也将发挥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江淮生态经济区的高水平建设,有必要挖掘其区域文化特质,重视人文建设。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结合起来,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更高起点、更实措施,将助力区域绿色发展和人文发展,形成新的区域发展特色。

  大运河文化带与江淮生态经济区协同建设是在江苏江淮区域范围内,将两大战略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进行系统科学的统筹,形成相对统一、相互呼应和配合的战略规划,以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执行机制,使规划和具体项目得到高效实施,使江淮生态经济区成为江苏实现生态经济高度发达、人文特色独具魅力,生态环境十分优美的新发展样板。为此建议:第一,科学论证,统筹规划。组织科研力量,对大运河文化带与江淮生态经济区协同建设理论、路径和方法进行科学系统研究。结合新江淮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理念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战略目标,对原有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规划进行补充调整完善,与国家及其他省级战略的有效衔接和结合,省级层面拿出大运河文化带与江淮生态经济区协同建设的规划和实施方案,注重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力争实现规划科学性、权威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第二,先行先试,协同建设。实施方案选择代表性城市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后推广。设立统一的大运河文化带与江淮生态经济区协同建设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将发挥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各自作用结合起来,形成大运河文化带和江淮生态经济区协同建设社会合力。第三,保护优先,法律保障。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与经济开发、合理利用相结合,完善我省大运河保护和江淮生态经济区相关法律法规,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和江淮生态经济区开发利用中的资源整合,将现代科技、现代文创、产业资本等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江淮生态经济区对接起来。

  (作者为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第二部分  1+3重点功能区与现代海洋经济

  发挥江海联动优势 推进江苏陆海统筹

  栾维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积极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壮大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陆海统筹成为国家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

  沿海经济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全球11个都市连绵区均是以沿海大型港口中心为纽带而形成;全球温带沿海地区陆地面积大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8%-9%,人口占到23%,但是GDP已经占到全球53%左右;全球排名前20国家总GDP占全球70%多,没有一个是内陆国家。陆域和海洋系统存在密切的自然联系,统筹陆海关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建设港口纳入海洋高速公路体系、统筹陆海产业发展,是沿海经济发展的需要;统筹保护陆海环境符合生态建设规律,也是改革陆海统筹相关管理体制的需要。

  陆海统筹包含所有处理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联系。具体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战略层,全球视野战略上的陆海统筹,即研究中国陆地和整个世界大洋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规划层,规划上的陆海统筹,涉及到沿海11个省和管辖海域怎样把海和陆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规划好;第三个层次是工程层,处理小范围的涉海项目中需要协调处理好的陆海关系。

  陆海统筹有三个层面的重点任务: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要坚持世界强国与海洋强国统筹建设。要在观念上重视海洋战略,建立全球视野,以海撑陆和以洋补海并举,切实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从省级规划层面来看,要统一筹划海洋与沿海陆域两大系统。这一层级的陆海统筹具有区域差异性,必须根据区域内陆海资源的具体特质来规划陆海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及生态安全和区域管理等海洋与沿海陆域系统问题。从具体工程层面看,要正确处理涉海项目中陆海环境关系。在海岸工程或者海洋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将工程项目与一定范围陆海环境的关系问题前置考虑,正确处理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包括地貌结构、水动力交换、海洋和陆域景观等方面的矛盾问题,做好工程的海陆部分对接。

  从江苏区域点出发,合理布局陆海统筹板块,发挥江海联动优势。由于长江作为与海洋联通的大型河流,某种程度上代替海洋承担了陆海联系的载体功能,从而使苏南和沿江地区集聚了江苏区域发展的优质资源。而沿海地区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与人口规模、港口及产业发展也相对薄弱。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趋势看,依靠港口实现制造业生产要素及产品大进大出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产业发展窗口期已经过去。因此,江苏的陆海统筹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江海联动优势,在区域规划层面将沿江地区和沿海地区的发展统筹谋划,以江撑海,推动沿海地区发挥自身优势,发展新兴海洋产业。

  推广新技术,引导海上风电产业有序健康发展。风电是一种潜力很大的清洁能源,对装备制造、电力电子等产业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江苏规划近1万平方公里海上风电空间,已经占到全球规划面积近40%。在推进海上风电发展的规划布局中,应充分考虑到当前风电效率不高和大规模发展风电带来的一系列弊端,有序引导风电产业发展,适当控制规模,合理给予特殊政策补贴。综合运用新科技技术,推进海上风电深水远岸布局。

  遵循填海区域发展规律,合理布局陆海统筹板块。研究建设经验发现,围填海区域发展需要以城市发展为依托,否则其建设发展得不到城市发展的有效支撑,建设效果就不甚理想;规模较大、投射能力较强城市的围填海区域发展较好,能力比较差的区域则容易存在“小马拉大车”的情况,围填海建设的经济技术园区、开发区发展比较慢。因此,基于土地管理制度日益严格以及江苏沿海城市整体规模较小,港口、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较弱的情况,应严格执行围填海计划管理制度,做好项目评价,谨慎发展围填海。

  (作者为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国家级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

  提升科技研发能力 创新海洋发展路径

  张建军

  江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交汇区域,作为东部海洋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江苏“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深入推进,江苏沿海区域协同发展优势将进一步显现,现代海洋经济将成为“十三五”乃至未来若干年江苏经济最重要的增长极。目前,江苏海洋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也存在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产业核心技术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增大、经济配套管理有待完善等问题。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加强组织保障,成立海洋经济发展委员会。近年来,沿海省份如广东、浙江、福建等,纷纷成立海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上海建立了海洋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建议我省优化整合涉海行政管理职能,成立省海洋经济发展委员会或组建省海洋厅,统筹沿海开发与海洋经济发展。沿海市、县(市、区)政府要建立相应的海洋经济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具体扶持政策措施。

  加大金融投资力度,支持海洋经济发展。落实海洋强省和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部署,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建立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海洋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符合条件的沿海市、县(区)设立服务海洋经济的专业部门,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化融资服务。推进组建江苏海洋发展银行或沿海开发银行,同时积极组建江苏省海洋投资有限公司,集中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强化信贷资金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海洋经济的信贷资金投放力度。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建立海洋融资项目信息库,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先满足海洋新兴产业、现代海洋服务业和临港先进制造业等的资金需求。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态,推动开展已建和在建船舶抵押贷款、预付保函等金融业务,试点开办码头、船坞、船台等资产抵押贷款业务,拓展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仓单质押、供应链融资等多种抵质押融资方式。

  发展环境友好型海洋产业,做优海洋第一产业。江苏滩涂广袤,发挥滩涂资源优势,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内涵发展之路。适当发展滩涂农林业,积极开展耐盐农作物基因工程改良和培育,发展盐土产业。着力推进高效设施渔业,支持百亩连片池塘标准化改造工程,推进现代渔业园“四个一批”建设。压减近海捕捞能力,扶持发展远洋渔业。建设集先进养殖技术、现代环保养殖理念和世界顶端海洋工程设计于一体的海上养殖装备,推动从传统人工式养殖向自动化智能化立体养殖转变,高效提升我省的海洋渔业养殖技术。通过调整优化海洋传统产业,发展环境友好型海洋产业,做优海洋第一产业。

  提升海洋科技研发能力,做强海洋第二产业。推进海洋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和重要技术标准研发,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努力抢占海洋产业未来发展技术制高点;打造新型海洋研发载体,设立涉海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海洋产业标准与标准品研发平台以及海洋知识产权评估与交易平台;建设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对省风力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省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省创新药物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扶持,布局新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平台;加快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深入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构建市场导向的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通过大幅提升海洋科技研发能力,强化海洋科技创新,做强做优我省海洋第二产业。

  创新海洋发展路径,做大现代海洋服务业。加快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优化近远洋航线与运力结构,提升海运国际竞争力。支持发展船舶交易、船舶经纪和管理等现代航运服务,开展保税、国际中转、国际采购等业务。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重点培育邮轮经济、海岛休闲、生态湿地康养等旅游度假休闲新业态,打造以山海奇观、生态湿地、江风海韵为主要特色的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建成江海河湖联动,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旅游经济带。通过加快发展海洋现代服务业,提升海洋第三产业的比重和作用。

  (作者为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

  “1+3”功能区战略背景下江苏现代海洋经济的发展路径与力量整合

  朱广东 

  1+3功能区战略背景赋予江苏海洋经济新定位,要在沿海经济带形成蓝色增长极,服务长三角城市群,为淮海经济区注入活力,为江海生态区填充绿色。基于此提出江苏现代海洋经济发展路径:一是统筹规划,制定路线图。找准海洋新技术突破关键点,明确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聚焦点,形成海洋经济新模式示范点;打造由龙头企业、支柱企业、骨干企业组成的“金字塔型”涉海企业“联合舰队”;将海洋经济“路线图”重点聚焦于政策落地、人才聚集、技术实用、投入充足。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兴海力度。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动员科技资源向海洋产业集聚,完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发挥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科创力量,培植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树立海洋信息产业、海洋物联网产业等海洋经济创新示范新标杆,推进“无线沿海”“数字海洋”“智慧海洋”建设。三是加快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步伐。以连云港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医药、新材料产业;以盐城为重点,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海洋环保科技产业;以南通为重点,打造千亿元级海洋工程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四是坚持生态文明底线,实现可持续发展。严格环境容量控制总要求,统一划定“1+3”功能区内的“生态红线”和海洋资源利用的法律“底线”做足“1+3”功能区内扬子江城市群创新动能传递与功能区绿色潜能反哺两篇文章。五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海洋信息产业与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尽快形成江苏海洋经济三次产业合理结构;探索推广高铁时代“旅游+生态+农业”融合发展的海洋经济新范式。六是加强“1+3”功能区生产要素及资源禀赋的良性互动和共享利用。在空间布局上向纵深推进江海联动与陆海统筹;依托“1+3”经济地理新版图,利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契机,实行资源要素统筹配置、优势产业统筹培育、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生态环境统筹整治。

  通过设定路径实现发展,须有效整合以下动力:第一,集成政策引力、市场推力与文化合力。将政策引力聚焦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做大做强;将市场推力根植于体制机制、发展模式创新,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持续支持;将文化合力汇聚到“向海洋要效益”“向海洋拓疆土”“为海洋保生态”。第二,融合扬子江城市群创新活力与沿海经济带的创新驱动力。将扬子江城市群的创新活力引入并融入江苏现代海洋经济“创新驱动”“智慧海洋”建设;加快推进沿海经济带创新体系建设,不断积聚现代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沿海经济带主动承接和虹吸扬子江城市群的创新动能传递,全面提升江苏海洋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竞争力。第三,加大沿海中心城市对海洋经济高端要素的虹吸力中心城市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中的辐射力释放。发挥沿海中心城市各自功能优势,围绕江苏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目标,推进海洋经济重大载体错位发展;进一步推动沿海“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加强市区、港区、园区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第四,发挥海洋经济对淮海经济区和江淮生态经济区的带动力及其对海洋经济的腹地支撑力。拓展倒“E”型绿色海洋经济内陆腹地和产业支撑带,打造江苏海洋经济“第三增长带”;发挥淮海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优势,与沿海经济带共同打造“陆海统筹融合区”“蓝色版图出海口”“共享发展互动区”;突出“三湖”生态型产业体系重点,共襄海洋经济、江淮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第五,打造海洋经济对扬子江城市群的战略支撑力与推进江苏全域生态竞争力。海洋经济建设通过新技术研发、新产业发展和新经济模式的实际成效回报城市群的“创新活力输送”和“高端要素传递”;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吸引集聚优质资源、高端要素,提升优化发展质量、综合效益,统筹海洋经济发展和江苏全域生态竞争力打造,不忘海洋经济“蓝色”,永葆江苏发展“绿色”。

  (作者为盐城师范学院教授、沿海发展智库执行主任、江苏沿海开发研究院院长)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