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江苏:全面推进新型智库建设
2017-06-06 14:31: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广禄 吴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把新型智库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程。近年来,江苏省新型智库建设有力推进,影响力不断提升,初步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

  智库建设梯次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015年,江苏省出台《关于加强江苏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并数次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谋划、部署智库建设工作。当年底,紫金传媒智库、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等首批9家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挂牌成立,涵盖经济、文化、法治、道德、农业、党建、传媒、区域现代化等多个方面,研究成果直接为实际工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2016年上半年,进一步遴选出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等15家省级重点培育智库。智库建设梯次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新型智库建设良好格局的迅速形成,既是由于江苏作为社科大省、教育大省具备良好的智力资源和研究基础,也与江苏省主动创新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智库发展的良好环境分不开。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介绍,江苏省开启了绿色通道,推动相关智库率先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智库类”民办非企业组织;制定出台《江苏省新型智库管理与考核评估办法》,新型智库考核办法及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等推出实施,推动相关单位确定智库成果转化认定标准,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科研人员投入智库研究的积极性,为智库完善运作、高效发展“保驾护航”。

  积极作为推出有效成果

  良好的机制和环境是新型智库建设的基础,各智库自身是否积极作为则是智库能否建设好、能否推出有效成果的关键。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是江苏首批9家重点高端智库之一。挂牌成立后,以“强机制,创品牌,打造国内新型一流高端法治智库”为引领,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开展了一系列学术研讨和智库论坛等活动,成效明显。在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蔡道通看来,研究院现有成果的取得与自身主动拓展协同合作领域、探索新型智库运行机制、加强内部管理、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等工作密切相关。

  据了解,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拓展协调合作面,承担了江苏省委政法委和江苏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等委托的七个法治项目的第三方评估工作。在运行机制上,设置关门岗位、引进专职智库研究人才,并招收博士和博士后研究人员10余人。内部管理方面,初步建立起项目管理机制、人员考核机制、成果奖励机制以及智库经费管理和使用暂行办法。同时,研究院还争取相关机构和部门的支持帮助,加强与新闻媒体界以及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努力形成智库建设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此外,其余各智库的成果也逐步成熟、影响渐深。以紫金传媒智库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创新指数报告》和《中国民众的经济信心指数报告》为例,其已形成固定推出机制,紫金创新指数、紫金经济信心指数等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重视聚智辅政 突出务实管用

  学者认为,过去两年国内新型智库纷纷成立,智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到充分发挥,未来一段时间新型智库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现实局势。而重视聚智辅政、突出务实管用应当成为新阶段的智库建设发展策略。

  “预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智库将面临从数量到质量、从共存到竞存的提升,将以各自的核心竞争力、政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后勤保障力等方面,在更高的层面展开新一轮的竞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认为,突出自身特色、展现核心竞争力、贴近政府需求、提供决策咨询应成为下一阶段新型智库建设的重点,并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继续探索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模式。

  王燕文表示,与国外智库相比,我国的智库建设注重顶层设计、统筹推进,遵循“先投入、后产出”的思路,一边创造研究环境,一边引导社科理论研究为党委政府服务,多出更有价值的成果。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先行投入的运行方式在一定意义上承担着“投资风险”。因此,各家智库应以务实管用的成果说话,以有效的决策咨询实绩立足,把“投资风险”变成“收益保险”,把“真金白银”转换成“真知灼见”,使“书斋里的思考”变为“行动中的计划”、“可操作的方案”。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成长春认为,“新型智库建设应在推进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聚焦关键问题、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形成高质量成果,吸引决策机构到智库借智引智,促进‘智库’与‘决策’的融合,提升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并主动打造理论阵地,拓展服务面,壮大研究队伍,创新体制机制,以新的发展思路聚智辅政。”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