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全国党校系统在兰州举办“一带一路”高端智库论坛
2017-06-08 14:42:00  来源:光明网  作者:李宁

  光明网讯(记者李宁)全国党校系统“一带一路”高端智库论坛日前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论坛的主题是: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交流分享全国党校系统教研人员研究“一带一路”的最新成果,共同推进全国党校系统“一带一路”专题研究协作。论坛由中央党校科研部、中央党校报刊社、甘肃省委党校共同主办,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和中央党校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具体承办。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韩庆祥,甘肃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范鹏,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福生,中央党校科研部副主任郑权,中央党校报刊社副总编辑赵慧珠,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田澍,甘肃省委党校副校长李润强,科研部副巡视员王兆勤等出席了论坛。11位专家作了精彩发言。论坛由范鹏、赵慧珠分别主持,中央党校科研部副主任郑权作论坛总结。

  韩庆祥在致辞中指出,“一带一路”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世纪工程,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带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与世界发展的总体性合作倡议,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倡议,是合作共赢的战略倡议,是能带动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全面发展的合作倡议,是能引领世界走出困境的合作倡议,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核心理念可以从哲学角度概括为“同、通、合、和”:“同”就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就是“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合”,就是合作共赢,“和”,就是和平发展。“一带一路”因同而通,因通而合,因合而和。因此,“一带一路”的实质是普惠之路。从“普惠”角度把握“一带一路”,更容易把握本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既体现了真理性,又体现了道义性,还体现了人类性。

  范鹏在致辞中指出,丝绸之路在中国7000公里,在甘肃1655公里,从最东端的庆阳革命老区到最西端的敦煌,处处都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靓丽通道。甘肃有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天水的麦积山石窟、临夏的炳灵寺石窟、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锁阳城遗址7处世界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都与丝绸之路紧密相关。以敦煌为例,敦煌是丝绸之路和平合作、互利共赢、开放包容结出的硕果,是丝绸之路精神结出的硕果。敦煌自公元4世纪到14世纪,一千年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四大文明、三大宗教融合的一个艺术精品——敦煌莫高窟,它有三个“5”值得深度挖掘:近500个洞窟,50000平方米的壁画,50000卷可读的敦煌卷子,产生了以地域命名的最国际化的学科——敦煌学。

  在“一带一路”问题研究方面,颇具较大影响的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赵磊教授在发言中认为,“一带一路”带给国际社会的不仅是“宽广之路”,更是“大道之行”。“一带一路”在最初阶段进入人们视野的往往是有形的道路、桥梁、港口等,但这一倡议日益在标准、理念、文化、价值、话语等无形层面彰显时代潮流、文化温度、发展规律,也应由此有效打造人文格局、助益“通心工程”。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做到以立场服人,即以全球化的立场服人,这是深刻而持久的;以理念服人,即以和平发展理念服人;以红利服人,即以合作共赢服人;以事例服人,即以重点区域、重点国家、重点项目的事例服人。

  甘肃省社会科学研究院郝树声研究员在发言中认为,要重视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与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实现民心相通。要用好华夏文明城创新区和敦煌文化博览会这两个平台来宣传丝绸之路。目前最关键的是激活动力机制,如深入开展学术研究,积极开发文物等。我们要让这些资源走出去,为丝绸之路建设贡献力量。

  郑权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中央党校校领导十分重视这次会议,对举办好这次会议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次会议内容充实,会风简朴,讨论热烈,以智相聚,而且非常及时。专家们围绕“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总体性认识、“一带一路”框架下区域跨越式发展、如何深化“一带一路”研究等进行了阐述,体现了在教学科研智库建设中对于“一带一路”的最新认识和思考。

  来自中央党校,各省级、副省级城市党校的会议代表,以及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和兰州市委党校的列席代表,共9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