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加强学术交流合作 促进世界繁荣发展
2017-05-08 08:43: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伟光

  在习近平主席发表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喜迎建院40周年的日子里,举办“走向世界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论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体专家学者,向前来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纵观人类历史,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水平,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成熟程度,既取决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

  新中国成立68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过了曲折而辉煌的发展历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个重要历史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每个重要历史阶段,哲学社会科学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理论和决策咨询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不断健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在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的人员超过60万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1977年建院,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40年来,作为党中央直接领导、国务院直属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作为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中国社会科学院始终站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最前沿,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一道前行。在以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讨论为标志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实施过程中,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制定和发展过程中,在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酝酿和形成过程中,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等各个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已经成为学科门类齐全、高端人才荟萃、研究实力雄厚、精品力作迭出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高殿堂和排在世界前列的国家级高端智库。在党和国家大力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自2011年开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创新工程实施6年来,我院推出了一大批重要成果,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截至2016年底,我院共完成专著12938部,学术论文147003篇,研究报告27140篇,译著3724部,教材1108部。此外,还有大量其他形式的科研成果问世。其中,许多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文学哲学部、历史学部、经济学部、社会政法学部、国际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六个学部,39个研究所(院),研究范围覆盖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国际问题等哲学社会科学几乎所有学科领域。此外,我院还主办一百余份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办“中国社会科学网”和《中国社会科学报》,设有5家专业学术出版社,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的运营和管理工作。拥有一个研究生院,正在创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近年来,我院大力加强智库建设,着力提升和充分发挥智库功能,为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我院三个首批国家级高端试点智库为重点,坚持高起点推进、高质量研究、高水平建设,先行先试,着力打造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国家级高端智库。目前我院已构建起院级、所级、专业化智库三个层次的智库建设工作格局,正式挂牌成立了18个专业化智库。相关智库类成果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院专家学者和部分研究所积极参与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服务,参加党和国家重要文件、法律法规和重大规划的起草工作,高质量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重大课题研究任务,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贡献了思想和智慧,高端智库作用进一步凸显。

  近4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逐步走上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讲坛,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进行积极对话和交流,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高机构,在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走出去”战略方面充分发挥了率先和引领作用。相关研究所和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党和国家重大外交活动以及国际性重大学术活动的筹备、组织和咨询、协调工作,有多人在国际性学术团体和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办有多份外文杂志,出版或与国外知名出版社联合出版外文学术著作数百种。截至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智库、国际组织、高教机构等签署了160多个交流协议、合作备忘录;每年派遣科研人员出访研修或接待国外政要、知名学者来访都在千人次以上;每年与国际组织、国外学术机构、智库和高校共同举办高端论坛和研讨会百余场。中国社会科学院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充分发挥了学术外交和文化外交作用。

  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几乎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依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也凝结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辛勤的思想劳动和理论创造,当然离不开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这其中无疑包括对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学习和借鉴。

  当今时代的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人类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仍未退出历史舞台,难民危机、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各国都在思考,应如何维护二战后建立的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如何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法治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合作,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

  正是基于对上述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基于对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和全面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描绘美好愿景和蓝图。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构建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赢得世界各国和联合国的高度认可。尤其是经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对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现象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在越来越多的全球性挑战面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包打天下。唯有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胸襟,“穷则变,变则通”的眼光,才能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历史发展规律。

  相信大家对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蝴蝶效应”都会比较熟悉。当今世界各国的利益和命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已成为当今世界现实的真切写照。一个国家出现的问题,很可能演变成为地区性问题甚至全球性问题,而全球性问题对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甚至极为深刻和长远的影响。换言之,解决某个国家或地区的问题,既要立足本国本地区实际,依靠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和人民,还要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吸收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教训,重视聆听其他国家和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更不是单单依靠哪个国家或哪几个国家能够做到的,而是要凝聚世界各国的力量,集中世界各国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各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期待与各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携起手来,努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共同应对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也为解决不同国家遇到的问题提供相互支持和帮助。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将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此,我们要注重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其中包括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特别是世界所有国家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的积极成果,这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我们将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我们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关切人类命运,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和主张。我们要加快“走出去”步伐,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更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我们期待与世界各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开展更深层次的对话和交流,分享我们看待和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观点,了解我们的时代观、世界观、价值观,了解我们的历史传承、风俗习惯、民族特性等等,当然也希望能够分享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聆听其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界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对我们的看法和做法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将积极推动世界各国哲学社会科学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迈上新的台阶,跃上更高层次。要进一步拓展交流与合作领域,创新交流与合作形式,通过共建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开展双边多边合作研究、共同举办高端学术论坛、互派访问学者、共享学术研究资料和学术研究数据库,以及合作撰写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等形式,充分调动各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将尽可能为国外学术机构和学术团体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提供便利,当然也希望在有关国家、地区和全球问题研究方面得到其他国家学术机构、学术团体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期望与大家携手并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繁荣发展,付出不懈努力,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本文是作者2017年5月5日在北京召开的“走向世界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论坛上的致辞)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