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加快培育有竞争力的创新集群
2017-04-26 09:47:00  来源:群众  作者:陈佑龙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聚力创新”,把发展的基点更加牢固地锁定在创新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领域,培育有竞争力的创新集群。对于新升级的连云港国家高新区来说,要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培育有竞争力的创新集群。

  集聚高端资源要素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高新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新区应争做创新的领头羊,集聚高端创新要素,肩负起自主创新、引领示范的重大使命。

  大力集聚高端人才团队。建立政产学研协同配合、开放互联、整体推进的引才聚才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推行“身份在院所,创业在高新”人才集聚模式,构筑高端人才“蓄水池”,解决高层次人才在身份编制、职称评聘、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环境。按照不低于本级公共财政收入10%的比例设立科技发展资金,不低于6%的比例设立人才发展资金,制定实施“花果山英才集聚计划”、“凤还巢”计划,大力招引高层次双创人才、海内外返乡创业人才。

  大力集聚高端研发机构。按照“引进一个高端团队,建设一个创新平台,打造一个细分产业”的思路,依托引进的南大、南理工项目团队,建设国内有影响力的移动机器人、3D打印材料与装备、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愚公生命工具酶项目团队,建设国际一流的蛋白质定向进化研究平台。积极联建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加速推进“中科系”资源集聚,争取建设以成套技术示范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检测与平台试验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STS)连云港中心。

  集聚转化重大科技成果。充分利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省科技“40条”等释放的政策红利,通过匹配要素资源,强化创新支撑,推动企业、产业与创新机构全方位深度对接,精准撬动创新成果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互动,打通成果转化转移通道。建设研发、中试基地及配套设施,引进转化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等一批科研院所、企业的重大科技成果,推进基于国产龙芯CPU自主可控软硬件产品、智能机器人的产业化。积极对接北京、上海、深圳、硅谷等国内外创新高地,探索与英国、以色列、台湾等创新孵化机构进行合作,通过“基金+项目”“技术+资本+市场”等新模式,搭建国际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打造新型特色产业

  按照“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部署,聚焦“高端型、融合型、服务型、平台型”四型经济,构建活力产业体系。

  构建新型产业结构。立足产业基础,细化产业选择,明确产业方向,构建以智能制造为特色主导,以大健康、软件与信息服务为两大重点,以科技服务业为强力支撑的“121”产业体系。紧盯智能制造产业热点,重点发展机器人、3D打印、智能安防等细分产业,打造国内领先的特色产业集群。抢抓“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机遇,优先发展休闲疗养、健康管理等高端服务,加快发展健康食品,培育发展医疗器械制造,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抓住“智慧港城”建设契机,重点发展大数据、文化创意、行业软件、电子商务等,打造信息技术服务业集群。推进科技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协同发展,积极打造科技服务示范区。

  打造新兴产业载体。坚持凝聚合力与搭台唱戏并重,联建高端载体平台。重点建设“中船重工连云港创新产业园”,打造智能制造、医疗健康、智慧海洋三大产业板块,努力建成国内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基地。开工建设智能制造加速器,充分满足孵化毕业的高成长性企业对于空间、管理、服务、合作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依据高新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加快推进3平方公里大健康产业园建设。

  壮大企业创新主体。按照“提升存量、孵化增量”并重的原则,树立“店小二”意识,主动服务、无事不扰,综合利用产业、科技、商务、金融等政策进行精准扶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计划,强化政策辅导、研发支持、产学研合作和管理培训,培育和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园区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积极创建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为更好地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鼓励创新创业,高新区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打造创新创业大平台。着眼创新需求,坚持“筑巢引凤”,促进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等创新节点功能匹配,打造全要素、开放式创新创业大平台。以科创城为核心载体,加快集聚发展众创空间、研发孵化、科技服务等功能业态。加快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为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搭建平台、备足空间。规划建设集展示、体验、销售为一体的“一带一路”国际智能制造展览交易中心,为智能制造产业链配套服务链。

  构筑区域创新共同体。坚持产教结合,加强与区内高校院所的互动发展,找准创新创业的“共振点”,全面释放高校院所创新创业潜能。深入对接南大、南理工、南工大等高校研究院的后方资源,推进高校成果在高新区转移转化。以淮海工学院为主体,按照“一园多校”模式,创建集中试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深化与南医大的合作,以康达学院为载体,建设以研究大健康产业、创新大健康技术、完善大健康服务为核心的健康发展研究院。鼓励区内高职院校打破院墙,通过订单培养人才,构建动态课程,组建现代制造职教联盟。整合区内外科研设施、检验检测资源,推进组建公共检测技术服务战略联盟。

  优化科技金融生态链。紧抓科技和金融两个活跃因素,积极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补齐金融短板,破解创新瓶颈。加快提升高新区投融资平台有效投融资能力。推进金融新天地建设,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成立科技小贷公司、互联网小贷公司、文创小贷公司,设立5亿元的产业基金、天使基金和孵化引导基金,构建“孵化+天使+风投+股权投资+多层次资本市场”金融服务链条。建立科技金融风险补偿机制,积极推广“苏科贷”、“苏微贷”、知识产权质押等新型信贷产品,健全科技金融支撑体系。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大力推进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配置精简的组织机构、专业的干部队伍、高效的管理方式,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创新发展。

  创新政策激励。在落实普惠性政策基础上,推进差异化激励政策,全力扶持创新平台高效运作、科技企业高速成长。设立创新平台运营专项资金,支持各大创新平台聚人才、育项目、引企业,加速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行科技创新券制度,普惠式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开展创新研发、产学研合作等创新活动。

  创新科技体制。按照“从新、从优、从高”的原则,千方百计增加创新投入,着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着力强化科研人员创新动力,着力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让企业、高校、院所拥有更多自主权,激活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动力。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加快塑造“嗨创高新”创业品牌,促进各类要素集聚交流对接,进一步厚植创新创业文化、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创新管理机制。按照精干高效、突出重点、整合职能、强化服务的原则,设立大部制机构,形成一局多能、一岗多职、一人多岗的机构设置新模式。在区域管理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推进二级园区专业化、市场化、公司化运营。健全“机关服务基层、园区服务企业、街道服务群众”三条线服务体系,公开服务清单,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继续完善高新区机关“档案封存、全员聘任、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度,建立岗位能上能下、职务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更加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

  (作者系连云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徐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