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以供给侧改革促进文化消费
2017-04-17 15:26:00  来源:紫金文创研究院  作者:李向民

  一、“文化消费缺口”是个伪命题

  作为经济学概念,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四大环节之一,它与生产、分配、交换一起,构成社会再生产的完整流程。而文化需求作为一种精神需求,涉及到诸多复杂因素。比如性格、年龄、性别、学养,甚至籍贯,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文化需求。当中年人对子女热衷于二次元的COSPLAY感到费解的同时,孩子们对爷爷奶奶天天坐在电视机前看戏曲频道,同样感到匪夷所思。

  文化消费与文化需求既相关,又不相同。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所有的文化需求本质上都是精神需求,但是精神内容与何种物质载体相结合以及以何种方式,有着无数选择。我们可以从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简爱》和《红楼梦》中体验爱情,也可以在名画《马尔斯和维纳斯》、小提琴曲《梁祝》、电影《泰坦尼克》和电视剧《蓝色生死恋》中体验爱情,满足同样的情感需求。与此同时,文化市场上的客户(需求者)与文化消费者(用户)并不重叠,甚至差得很远。买书者不读,读者不买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

  前一段时间,有学者通过计算,得出了中国有3.66万亿文化消费缺口的结论。这个数据以及这种计量本身都值得推敲。首先,从技术上看,我们的统计测量方法有问题。一是统计口径,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讨论的莫衷一是的问题。甚至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些重要基础理论都没有弄清楚,依据其制订的统计指标体系,也只是一个权宜之计,谈不上科学性。二是统计数据更是问题。除了一些抽样调查基本可靠外,大部分数据来自于层层上报。这些被各种非经济因素污染了的数据,很可能是扭曲的、浮肿的,使得我们根本看不清其本来面目。因此这些数据的作用只是一种比划,谁当真谁就输了。其次,从学理上看,这也是一个伪命题。文化需求的最大特点就是弹性。它不同于物质需求那样具有可预见性,比如,有多少人口,可以估算出需要多少粮食,建多少厕所。因为吃喝拉撒是生理性需求,是刚需,所以我们可以计算出耕地红线,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但是文化需求则不同。文化需求一是具有潜在性,二是具有随机性,三是非必需性。因此讨论文化消费的缺口,就如同讨论水的形状。最后,文化消费是在文化生产激活文化需求后,在购买力的基础上,才形成的。因此文化消费是以有效需求为前提的。文化供给和购买力是支撑文化消费的两大支柱。就像我们不能脱离购买力来谈文化消费一样,我们同样不能脱离文化供给来谈文化消费。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消费是文化供给的函数,是一个应变量。就像变色龙的颜色是由环境决定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此,所谓文化消费缺口,并不是一个科学概念,只是一种行政管理上的说辞。至于3.66万亿这样具有神学色彩的“数据”,就像研究“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一样,注定是毫无意义的。其唯一的价值在于,通过一个耸人听闻的话语,吸引人们对文化消费问题的关注。

  二、文化消费与文化供给的互动关系

  文化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而文化需求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满足文化需求的方式有很多,既可以是衣冠楚楚地听一出歌剧,也可以是窝在床上玩网络游戏,还可以是饭后去跳一场广场舞,甚至是独自端详家人的相片会心一笑。所谓消费,是建立在交换或者购买基础上的。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付钱,都是要对收入进行再分配和交换。由于客户和用户的分离,大量的文化消费其实是通过公共财政支付,或者其他方式实现的。比如人们免费参观博物馆,免费观看邻居的婚庆戏曲演出等,参与者尽管并没有从其可支配收入中直接支付,但也同样进行了文化消费。可见,文化需求并不都是通过文化消费来满足。

  文化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转化为文化消费,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金钱。消费者需要从其可支配收入中,为此项消费进行支出,或者有别人为其支出。不同的购买力,需求的文化产品也不同。收入高的人,可以专程飞到伦敦,参加一场艺术品拍卖。低些的,可以参加各种旅行团,挤进人头攒动的景点。再低些的,可以泡在网吧里玩一夜网络游戏。最贫困的人口,可能不花钱,搬上板凳,去邻村看一场免费的“三下乡”文艺演出。购买力并不决定文化消费的多少,主要影响的是消费的品质和内容。

  二是时间。时间是稀缺资源,休闲有时是一种奢侈。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第三章《明显有闲》中说,“从希腊哲人的时代起直到今天,那些思想丰富的人一直认为要享受有价值的、优美的或者甚至是可以过得去的人类生活,首先必须享有相当的余闲,避免跟那些为直接供应人类生活日常需要而进行的生产工作相接触。在一切有教养的人们看来,有闲生活,就其本身来说,就其所产生的后果来说,都是美妙的,高超的。” []闲暇时间是开展文化消费的前提,如何在有限的闲暇时间中,赢得人们的关注和兴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是修养。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 []布迪厄将这称为“文化能力”或“文化资本”。他说,“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了文化能力,亦即拥有用以编码艺术品的代码,一件艺术品对他而言才具有意义和旨趣。……缺少特定代码的观赏者会感到莫名其妙,完全迷失于声音和节奏、色彩和线条的混乱之中。” []对于一个对音乐没有兴趣和修养的人,不要说要他卖票,就是白送他门票,也不愿意去听一场音乐会。但是,这并不排除他可能因为听到街头的锣鼓声,而凑进去看个热闹。

  布迪厄认为,文化能力如同健康一样,与特定的个体紧密相连,不能通过赠予、买卖、抢掠等形式实现个体之间的传递。一个人虽然可以凭借经济资本在物质形态上占有文化商品,例如绘画收藏,但是如果缺乏鉴赏所需的文化能力,那么这种占有是不完全的,不能使其文化资本得到“显现”。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文化需求与文化消费并不同步。

  上述这三个因素并不包含任何褒贬轩轾,无论是钱多钱少,有闲无闲,修养高低,其实都可以找到满足文化消费的方式和渠道。只是这三大因素会决定其需求的内容和结构。从而从市场层面影响了供给的内容和结构。换言之,因为文化需求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心理和情感的需求,从根本的层面上说,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供给侧提供什么产品,扔到市场里总归会有一些涟漪。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