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一招活则全盘活——把江苏智库建设重点放在内部运营机制现代化上来
2017-04-17 15:24:00  来源:紫金文创研究院  作者:周湘智

  “良策足以发聋振聩,妙计能敌千军万马。”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以打造新型高端为目标,高位推动、政策有力、来势喜人,但目前的成效与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些智库课题不少,但破题不够;作品不少,但精品不够;人头不少,但人才不够;学科不少,但学术不够;大院不少,但大家不够。“打铁要靠自身硬”。江苏智库建设之所以尚未出现质的飞跃,除了智库自身成熟周期较长、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少智库尚未建立起真正适应高端智库建设要求、符合现代智库建设规律的内部运营机制。智库的内部运营机制是智库的“心脏”,是智库迈向高端的内生动力,也是中央关于高端智库机制创新的首位任务,智库“心衰”,则必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省委、省政府当前要把督促指导智库尽快建立现代运营机制作为第一抓手,以工作的推力倍增智库的能力;全省智库要把尽快建立现代运营机制作为重中之重,以机制的给力换取资政的给分。

  一、督促构建科学的组织架构机制

  高端智库必须具备完善的组织形态和内部组织体系。当前我省这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高校、党校及社会智库三类机构在智库组织形态上存在缺陷。绝多数高校和党校未处理好智库母体与智库载体的关系,把整个学校作为一个智库来看待;少数社会智库则由体制内人员在外注册,人员仍是现有人马,名实不符。要鼓励高校和党校参照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模式,成立专门的智库组织、设立专门的智库岗位,整合全校力量从事应用对策研究,必要时可申请注册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民非组织;对不符合要求的社会智库则要进行及时清理,补好管理漏洞。

  二、督促构建科学的功能导向机制

  高端智库必须要有高端作为。当前我省一些智库在功能定位上还存在模糊认识,平台建设多,内容建设少;理论研究多,对策研究少;外围产品多,核心产品少;应景研究多,应该研究少。要引导智库重点突出四个方面:一是做精对策研究,加强与党政部门的对口服务,全面参与政策形成过程,使研究成果进党政决策、进工作举措、进一线实践;二是做实信息供给,深入生活、融入社会、进入市场,开展国情省情深度调研,成为党和政府不可替代的第三方信息源;三是做大决策评估,积极参与决策风险、政策执行、重大改革方案评估;四是做优社会服务,及时针对出台的政策法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从专业视角回应热点、讲透难点、化解疑点。

  三、督促构建科学的产品矩阵机制

  较强的决策影响力与学术影响力是高端智库的根本标志。当前我省智库在智力产品供给上还存在结构性失衡,“供给不足”与“销不对路”的问题同时存在。要鼓励智库着重提供四类产品:一是资政型产品,提供高质量的决策预警、对策建议、政策解读、政策评估与培训服务;二是学术型产品,出版高质量的学术专著、论文和连续型研究报告;三是评价型产品,在专业领域定期发布权威指数报告、评估报告、综合排名,设立专业奖项;四是平台型产品,发起成立专业协会、定期举行高端论坛、举办行业比赛、发布课题项目,真正使重要人物对智库关心、重要场合要智库参加、重要工作要智库建言。

  四、督促构建科学的研发组织机制

  周密的研发组织是高质量成果产出的根本保证。当前我省智库还存在立项选题不准、团队结构不优、激励导向不力、质量控制不严、转化渠道不畅的问题。要引导智库拉长四块短板:一是精心选好题,每年集中精力研究解决几个前瞻性、战略性、紧迫性问题;二是科学建团队,形成以我为主、多方参与、集体攻关、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三是舞好指挥棒,建立学术成果与智库成果并行并重的考核评价制度,形成有效激励;四是把紧质量关,更加注重采用大数据等现代工具,坚持分级审核,强化成果内审,严格立项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项评价;五是成果优转化,精准抓住政策“窗口期”,有效推送制策观点,使成果顺利得到运用。

  五、督促构建科学的人事管理机制

  高端智库靠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当前我省智库还存在学院型专家多,策士型专家少;会写的多,会说的少;学术专家多,智库管家少;人才流失多,人才流动少的问题。要支持智库大力纳才,放开智库适当打破学历门槛和专业限制,自主招聘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支持智库科学用才,制定科学的业绩考核办法,奖优罚劣,对不合格人员实行退出;支持智库悉心育才,多渠道培养一批预见型、战略型、复合型人才,打造一批田野型、工具型、外向型人才,形成一批传播型、掌舵型、服务型人才,建设一支强大的智库战队。

  六、督促构建科学的经费筹措机制

  高端智库必须具有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渠道。当前我省智库还存在自身造血能力弱、资源获取能力弱,财政断奶能力弱的问题。要支持智库在财政经费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融资模式,按照国际惯例,把个人、基金会、企业提供的社会捐赠作为智库资金的补充来源。积极探索通过会员费、智库出版物收入、会议活动费、投资收益等方式获得市场化收益,不断提高智库独立行走能力。

  七、督促构建科学的国际交流机制

  高端智库要求具备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良好条件,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当前我省智库“内向”程度还较高,“出不去”“不敢出去”“无处可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要引导智库牢固树立国际视野和开放意识,积极与有关国际组织、国际知名智库开展合作研究,加大赴国外开展实地调研与学术交流力度。争取更多举办和参加国际会议,鼓励科研人员用多种语言在境外期刊发表文章、出版专著。要推动智库积极拓展公共外交功能,有力配合国家外交与江苏开放发展需要,发挥独特所用。

  八、督促构建科学的硬件保障机制

  高端智库必须拥有必备基础设施,具备功能完备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当前我省智库“缺桌少椅”已成过去,但距“从容不迫”还有落差,尤其是因信息支持系统不健全导致的“耳不聪、目不明”“拍脑袋资政”的问题依然存在。要加大对智库的硬件投入,营造高端化、标准化、国际化的工作环境。尤其要引导智库学习借鉴华中师大中国农村研究院经验,突出数据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建设,大力完善社会调查、统计分析、专题资料、实证案例专题数据库建设。要强化智库自有技术的集中、更新与共享,为决策研究提供全面、快捷的“一站式”支持。

  九、督促构建科学的传播营销机制

  智库的社会影响力是高端智库的重要指标。当前我省智库在机构和成果传播营销上,不敢传播、不会传播的短腿明显。要指导智库将品牌运作融入智库运行的全流程。一是要完备媒体推送平台,加强与省内外主流媒体的常态化联系与整体联动,建设好自己的媒体运营团队,利用全媒体进行全方位、实时化传播;二是要丰富对外推广渠道,定期举办成果发布会、研讨会,积极参加听证会、座谈会、论证会,主动接受采访、政策宣讲、担任评委;三是要打造形象识别系统,推进硬环境文化化、展项化,有效展示实力、传播主张、影响公众。

  十、督促构建科学的文化涵养机制

  优秀的智库文化是实施价值观管理和吸引精英人才的重要条件。当前我省还存在功利性智库多,功能型智库少;粗放型智库多,精专型智库少;“靠”智库为生多,“为”智库而生少等问题。要指导智库始终把内容为王作为第一价值,让专业主义精神滋养智库的体魄与灵魂;始终把规则至上作为管理之道,靠科学的制度管人理事;始终把开放包容作为鲜明个性,以互联网思维构建社会化研究网络;始终把人文关怀作为价值坚守,形成既有个人光彩夺目也有团队相得益彰的生动局面。

  (作者系紫金文创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湖南省社科院国家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