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侵华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在南京人民乃至中国人民心灵深处留下了无法忘却的创伤记忆。然而,日本右翼分子却不断挑起事端,甚至公然声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的“虚构”。1982年,日本文部省审定通过了美化侵略战争、淡化战争暴行的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等史实进行删减。日本“教科书事件”不仅遭到日本正义人士的反对,也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各界纷纷呼吁“把南京大屠杀血的历史铭刻在南京的土地上”。在这样的形势下,1983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工建设,并于1985年8月15日正式建成开馆。
1994年12月13日,“南京各界人士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南京市举行的首次公祭仪式意义重大,它开了公祭悼念抗日战争中的牺牲者和死难者之先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及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的公祭仪式,具有明显的文化记忆符号特征,它承载着南京这座“悲情城市”的历史记忆。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的诸多惨案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一例,它不仅是南京人民的创伤,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创伤。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同年12月13日,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公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和首次国家公祭的举行,不仅是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悼念、对后人的警示和启迪,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更彰显了中国人民不忘惨痛历史、铭记深刻教训的国家和民族意志。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各国更好地交流,向全世界传递中国人民珍爱和平、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坚定决心。可以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标志着南京大屠杀已经从南京的城市记忆转化为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系统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反对战争和暴行,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历史的经验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汲取,历史的教训也需要全人类共同反思。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创伤记忆,不应局限于一个国家或民族之内,理应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历史记忆。所以,我们要继续致力于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国际传播,使南京大屠杀真正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历史记忆。
2015年10月,“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标志着南京大屠杀从国家和民族记忆向人类记忆迈出了重要一步。新理念、新认知和新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和历史记忆的方向。
南京大屠杀从城市记忆到民族国家记忆,再迈向全人类共同记忆,反映出人们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认知的不断深化和对其本质的深层次理解,这种不断深化的历史认知和本质理解,顺应了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时代潮流。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汲取,过去的战争暴行需要深刻反思,铭记历史,就是为了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从这个意义上说,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已经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也不应是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终结点,而是迈向人类共同历史记忆的新起点。
(作者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