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及其社会学意义
2017-06-16 08:36:00  来源:紫金传媒智库  作者:洪大用

  全球气候变化无疑是当今世界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每一次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每一次谈判的点滴进展都会让人欢欣鼓舞,而无法达成协议的谈判总是令人沮丧。随着全球政治气候的明显转向,刚刚达成不久的《巴黎协定》的执行问题,再次令人担忧。本文关注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及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而分析应对气候变化实践的社会学意义,以期促进包括社会学在内的社会科学,更多地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开展有价值的研究。

  不平衡的气候变化认知 

  在科学社区内,气候变化可能被很多人认为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风险,这种风险表现为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参见图1),其根源内在于现代社会之中,并需要通过现代社会自身的变革予以积极回应。

 

  图11960-2013年中国、美国、全球CO2排放量(单位:百万吨)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统计年鉴,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EN.ATM.CO2E.KT

  在中国著名的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http://acad.cnki.net/)中,检索篇名中包含“气候变化”字眼的文献,总共可以找到11626篇(截至2016年11月8日),但如果排除自然科学期刊,则只剩下1844 篇。也就是说,在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上讨论气候变化的文献只占15.7%!其中,社会学者研究气候变化的文献可以说非常之少。在检索到的中国最好的社会学专业期刊《社会学研究》所发表的2889篇文献中,篇名中含有“气候变化”的文献只有一篇[1]。可以说,中国社会学者对于气候变化的社会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社会应对之策的关注非常之少,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这是自然科学家的事情。

  就公众而言,如果你要随机地采访一个人,问他是否了解气候变化,非常可能的是:他(她)仅是听说过,但并不了解,或者只能跟你讨论一下“天气变化”。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仅有5.7%的被访者认为中国最重要的环境问题是“气候变化”(参见表1)。尽管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约有63%的被访者听说过“全球气候变化”,另有23.6%的人表示“没听说过”,13.4%的人表示“不知道”,但作者们[2]在分析中也指出:中国公民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知识“具有程度浅、不够准确的特点”。

  事实上,与世界上很多国家一样,中国公众正在为社会转型中的诸多问题所困扰,并非仅仅关注环境问题。例如,根据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在医疗保健、教育、犯罪、环境、移民、经济、恐怖主义和贫困等诸项社会议题中,被访者认为中国最重要问题的依次是医疗保健(30.7%)、教育(23.5%)、贫困(16.3%)、经济(15.0%)和犯罪(6.1%)等,环境位列第六(5.5%)。即使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环境问题在公众心目中的位置也都不在前列。如果单就环境议题而言,中国的被访者更为关注的则是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空气污染(34.7%)、水污染(20.0%)和垃圾污染(17.7%)等问题,气候变化的重要性被排在后面。这一点则与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别(参见表1)。

  表1 当前本国最重要的环境问题(百分比+样本数)

 

  注:总样本量应是45564个,部分样本没有选择,作缺失值删除

  数据来源:2010年国际社会调查(ISSP2010);2010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尽管存在着以上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与认知不平衡问题,中国政府一直确认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并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中国不仅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以及《巴黎协定》等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文件,而且采取了切实的自主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各种行动。

  作为落实中共指导思想的国家“五年规划”,则在推动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直接作用。从实际的统计数据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在一些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例如,从2008年之后,中国GDP的增速明显快于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速。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万元GDP的能源消耗量持续下降,到2014年已降至0.7吨标准煤(参见图2)。在“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碳强度累计下降了20%,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确定17%的目标任务。

 

  图21952年-2014年中国万元GDP能源消耗以及万元GDP煤炭消耗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http://www.stats.gov.cn/ztjc/ztsj/201502/P020150212308266514561.pdf

  与此同时,中国能源结构不断改善,在2014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分别占66.0%、17.1%、5.7%和11.2%。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了12%,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目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持续增长(参见图3)。

 

  图31952年-2014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http://www.stats.gov.cn/ztjc/ztsj/201502/P020150212308266514561.pdf

  中国在其2008年发布的首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阐明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路径。应该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路径是符合其实际情况的,走在了正确的方向上,充分考虑了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的协调联动、协同变革,充分体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自主性。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所处的国际环境也复杂多变,因而其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

  就国内层面的挑战而言,首先,中国政府需要将其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与确认传导给广大的地区、复杂的行业和多样化的人群,从而获得广泛而有力的社会支持,培育来自社会内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动力。其次,中国需要平衡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当下发展的工作。第三,中国需要平衡其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与可以利用的资源(特别是技术资源)之间的张力。第四,中国需要平衡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目标与政策执行体系之间的张力。

  就国际层面的挑战而言,首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远远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发达国家对于其历史排放没有履行到应尽的责任。即使是就当前的情况而言,中国的人均排放依然低于美国的水平(参见图4)。其次,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持续增加(参见前文图1),在全球目前排放总量中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第三,按照各种国际条约的规定,发达国家承诺要给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技术和提供资金支持,但是,这些承诺往往是口惠而实不至的,不能有效地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求。

 

  图41960-2013年中国、美国、全球CO2人均排放量(单位:吨)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统计年鉴。 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EN.ATM.CO2E.KT

  应对气候变化实践的社会学意义

  笔者在前文所分析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实际上已经凸显了气候变化议题的社会复杂性。在此意义上,气候变化还具有社会属性,表现为一种社会事实,需要社会科学(特别是社会学)的深入研究。迄今为止,应该说社会科学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还有很大的不足,因此妨碍了人们对于气候变化的深入理解和有效应对。

  笔者在前文中已经提到,中国社会学社区中很少有人关注并研究气候变化,类似的现象在国际社会学社区中也存在[3]。就应对气候变化所需要的政治创新而言,安东尼吉登斯教授在七年前出版的本著作中就指出,“我们还没有气候变化的政治”[4]。

  观察并分析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实践,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检视影响社会系统运行的生物物理因素,这些因素早就为人所知,并且在现代社会学诞生之前有着广泛的影响。但是,现代社会学排斥了生物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片面强调了文化与社会因素对于社会运行以及社会系统中人的行为的重要性,这种理论倾向已经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的[5]。

  当然,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也为大量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带来了的新的机会,创造了新的空间。首先,社会学可以更好地描述气候变化的社会面向。其次,社会学可以更加具体地分析“人类”以及人类社会的复杂过程。再次,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社会学可以很好地贡献于气候治理,提供更为丰富的气候治理的替代选择。最终,气候变化的出现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又一次提醒社会学者必须始终保持对其研究对象的反思性、批判性和建设性。如同有的研究者已经指出的:采用社会学的批判视角,“可以揭露意识形态眼罩的想当然性质,并且为那些可能导致创新的和更加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各种替代观点,打开知识空间”[6]。

  在本文即将结束时,笔者想简要地提到在东西方各自流传的一个故事或者传说。在中国,一直流传着大禹治水的故事,据说发生在公元前2000多年。面对滔滔不息的洪水,鲧以堵法、禹以疏法,都体现了直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勇气。在西方的圣经中,同样也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大概也是发生在公元前2000多年,但是诺亚凭借神的启示而建造了巨大方舟,成功逃避了洪水。这样两个故事放在一起,非常有趣,反应出了面对灾难的不同智慧和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中,中国的故事强调了勇敢面对、因势利导和积极适应的智慧。笔者以为,我们今天面对诸如气候变化之类的灾难,逃之避之可以是一种选择,但是也许更需要勇敢面对、积极适应。人类需要挑战自己,并变革自身。

  注:本文节选自《社会学评论》2017年第2期

  [1]张倩,2011,《牧民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脆弱性——以内蒙古荒漠草原的一个嘎查为例》,《社会学研究》第6期。

  [2]黄乐乐、任磊、何薇,2016,《中国公民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知及态度》,《科普研究》第3期。

  [3]Dunlap, Riley E. & Robert J. Brulle. 2015. Climate Change and Society: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Giddens, Anthony. 2009. The Politics of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Ltd.

  [5]Catton, W. R. Jr. & R. E. Dunlap. 1978.“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 New Paradigm”. The American Sociologist, 13: 41-49.

  [6]Dunlap, Riley E. & Robert J. Brulle. 2015. Climate Change and Society: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