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让群众守着“绿水青山”过上好日子
2020-07-28 09:25:00  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  作者:贺震

近年来,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强力推进,许多地方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然而,在一些地方却出现了“短腿”“跛脚”现象:“绿水青山”有了,“金山银山”还没有出现,农民收入提高不快,还在守着“绿水青山”过“美丽而贫困”的日子。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强化效果导向,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三者之间关系,切实提升“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能力。

结合实地调研,笔者归纳出以下四种比较典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或模式:

打破固有思维,重构乡村美好价值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的内涵和品质正在发生变化。如今,生产粮食、蔬菜等农产品,满足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已不是乡村存在的唯一价值。向城市居民提供自然风光观赏、田园生活体验、乡愁文化怀旧,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正日益成为新时代乡村值得关注的价值。从单一“售卖农产品”转变为同时向人们提供“美好生活体验”,不失为实现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好渠道。近年来,浙江安吉、江西婺源等地依托当地“绿水青山”的优势,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与观光产业,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其中,“两山”理论诞生地浙江安吉余村2019年接待游客90万人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79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959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21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开拓经营思路,创新市场化服务体制机制

将“绿水青山”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需要好的体制机制促进和保障。相比之下,向人们提供美好生活体验与农产品生产有着不同的运行规律,传统一家一户沿街摆摊叫卖、提供简单的食宿服务等形式,难以做大做强做久,必须开拓思路,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服务体制机制。今年五一假期,笔者到镇江句容得撒豆腐村观光,在与经营人员交谈时得知,当地通过成立旅游开发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房屋、山林、菜地、果园、人力资源等,将村民的房屋和土地资源变成资产、村民资金变成股金、村民变为公司股东,形成新型的市场经营主体,改变了过去“单打独斗”的无序竞争局面。显然,这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让“绿水青山”创造出价值与财富的模式。

延伸农业产业链,挖掘、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传统农业生产提供的大多是初级农产品,简单原始、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抗压抗风险能力不强。可以瞄准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挖掘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延伸产业链,实现乡村在休闲观光、健康养生、生态服务、文化体验等方面的价值重构,让乡村对城市居民拥有持久的吸引力。在延伸生态产品产业链的同时,把龙头企业、普通农户等经营主体“链”成“共同体”,形成“利益—风险”合作机制,如此,既能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又能让产业成长得更快,发展得更好。

加强帮扶力度,夯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

在保护好一方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快速带动农民致富。但目前,许多稍具知名度、美誉度的乡村,一到节假日就出现交通堵塞,停车、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跟不上的问题,导致风景虽美却留不住人,去了一次就不想不敢再去。可见,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须加强吃、住、行、游、购、乐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让城市居民进得来、留得住、想重游,本地农副产品运得出、销得动、口碑好。由于“绿水青山”往往处于地理偏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资金、技术与人才匮乏,这就需要通过政府的“有形之手”,采取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生态建设资金安排等办法,适当给予财力、物力和人力方面支持。同时,支持、鼓励乡贤和知名企业到乡村投资建设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绿色康养等产业,为实现“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转化贡献力量。

为了让“绿水青山”保值增值,人民群众不再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上述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途径和模式值得各地学习、借鉴。需要强调的是,上述转化途径或模式并不具有严格的界限,它们往往彼此交叉、相辅相成,并且需要因地制宜、稳扎稳打的实践,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