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共话人工智能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2023-10-23 09:54:00  来源:交汇点

交汇点讯 10月15日,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的“赋能与创新:人工智能与中国式现代化”专题论坛在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从哲学、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进行深入研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马嫣在致辞中表示,期待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技术发展、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人工智能与教育改革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早日实现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主旨报告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段伟文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吴冠军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吴静教授、上海大学智能哲学和文化研究院王天恩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邓建国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庞金友教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骆正林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沈湘平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蓝江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许娟教授分别发表演讲,就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未来人类、大语言模型与元宇宙、通用人工智能与知识“公理化”、人机软融合的智慧教育、AI传播与政治、平台资本主义等话题展开多学科、多视角的对话交流和思想碰撞。

段伟文认为,人们在认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哲学上的理解,这也将为政策和监管提供理论基础。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批判应该具有可塑性。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哲学存在“双螺旋”关系,这种“双螺旋”关系应该是向前进的,才能让哲学为技术实践提供可塑性的理论力量。人工智能可被视为“准人类”,随着“准人类”崛起,它会成为人类的交互者、指导者、影响者、模仿者,也会是一个能动者,如何思考并寻找智能交汇点,应是做出抉择的原点,也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吴冠军认为,今天的大语言模型会变成世界的根本性面向,其共识就是世界化。大语言模型与世界生成,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思考哲学史上的认识论转向和语言学转向之间的关系。大语言模型是世界生成的背景性力量,在今天甚至形成了主宰性的力量。随着大语言模型和元宇宙的结合,使得科研可以创造新的可能性。在元宇宙视域下,人们可以通过开展同传统世界极其不一样的社会科学研究来探索世界。

吴静认为,结合哲学批判和技术评判,一方面要用好二元论,另一方面还要反思人机交互。大语言模型不具有真正的思考和理解的能力,只能通过这种深度学习的思维链条和语言的概率逻辑生成数学逻辑的结果,而不是综合的认知能力的结果。越来越多以大模型为底层技术的人工智能模型的生成,正在制造着某种关于世界的公理化的知识体系。这种公理化又在某种程度上改变、重构人类对于现实的理解。技术通用性就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公理化知识的“独白”。

王天恩认为,大型语言模型可以说已经有准人类的智慧,虽然它不可能通向AGI,但却具有与人类和AI内在关联的人机软融合本性。当然,大型语言模型作为AI发展局限明显,但人机软融合对于人类发展意义重大,其中更为凸显的问题是智慧教育、启发式教育。未来,人机交互策略的研究,将会是哲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领域。

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技术已经从过去的渠道变成了主体,已然不是沟通中介而是主体,但过去的传播理论基本上都是基于人类传播,而且有意将机器排除在外,那么关注人际传播尤为重要。基于人际传播中的关系协商理论、人际沟通四原则理论、AI讯息设计逻辑理论,对人类隐私保护、可预测和新颖感关系、去个性化的角度想象进行新的理解和反思。我们对人工智能如何定义,就意味着我们如何规范人工智能,也意味着我们如何处理人与人类用户和机器之间的关系。

庞金友认为,AI政治是新技术革命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性革命,思考人工智能对现有的政治可能带来的挑战,是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第一,数据是人工智能的重要支柱,AI政治的第一阶段为数据治理,是后治理时代的技术赋能。第二,在AI政治的第二阶段,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权力的分组。第三,在AI政治的第三阶段,算法民主将会对现有的民主观念和制度带来挑战。第四,后人类时代的秩序建构,将会因机器而改变。最后,未来的发展取决于当下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界定及态度。

骆正林认为,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如何维护社会世界的秩序和价值,引发了人们新的思考。首先,由于人类向数字空间移民,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第二,社会结构的变化致使准人类的崛起,其主体性不断增强,使人际交流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第三,权力、资本与算法合谋,需要引起警惕。思考社会的秩序问题,目的是保持对技术文明的警惕,来寻找我们可能失落的日常生活和精神家园,捍卫我们日常生活的正确性。同时,没有必要把人工智能造成的麻烦过度放大,人类还是有理智的,能够解决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问题。

沈湘平认为,随着技术实践的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从挑战-应战的模式升级成为了输入-生成模式,后来又升级成为提问-应答模式。从智慧和智能角度看,智慧偏“慧”,智能偏“能”。人工智能的发展无疑是人类文明某个维度的进步,但是它所蕴含的对人性文明的理解及其带来的文明效应,却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必须从进步当中解放出来,文明才能彻底从前人工智能时代解放出来。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还处于史前时期,哪怕已经达到了史前时期的最后的阶段。

蓝江认为,我国经济目前正在经历新一轮的转型,即大数据经济的转型。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力量是将生产的数据交给背后的算法去进行分配、整合处理。可以说数字劳动就是在数字生产方式下以生产数据流量为主的一种生产方式。同时,个人劳动也可以被提取出来,并被背后的平台算法产生一定的数字流量和数据关系,甚至个人可以通过数字连轴的方式将其完成。这种生产不但产生一种智能化劳动,还会从数据中形成评价系统,进而导致社会分化的形成。

许娟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在类案同判中的应用面临着挑战和困境,采取特征提取技术改进是有效应对之策。通过形式主义与现实主义中的法律逻辑融贯,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引发的类案同判法律思维变革及其应用做预备。全面分析和评估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助力类案同判的效果,包括判决结果的一致性与合理性、误差分析与改进,以及对大模型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评估。

主题报告环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崔中良、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志鹏、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夏玉凡、南京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白龙分别就人机关系、人工智能时代的资本、短视频直播平台赋能乡村振兴、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本质等话题发言,分享研究成果。

崔中良认为,分析人工共情中的交互学习过程、语言的叙事拓展方式,可以提出人工共情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三重维度。第一层面是初级主体间性交互模拟,即交互过程中模拟。第二层面是次级主体间性交互模拟,即从最初的数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换到人与机器或人与人工智能与物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产生了第三人称视角,由此产生语言问题。第三层面是语言叙事扩展交互模拟,即产生人-机-人-物中语言的多元与情感的融合,逐步消除交互过程中的误解问题。

张志鹏认为,人工智能这样的技术,尽管看起来硬件很好,但是它身上缠绕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交往关系以及生产关系,尤其是生产关系。我们不能仅对AI本身保持警惕,还要对其背后的这些资本要保持警惕。其中,更多的劳动技能将面临被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取代的趋势,或者说被对象化到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表现形式的机器里面的情感思想主义。因此,国家层面的监管和整合,显得尤为必要,比如建立能够可执行的新的知识保护制度、切实可行的共同体运行机制。

夏玉凡认为,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短视频直播为代表的数字平台模式,成为乡村振兴新的动力。短视频直播平台通过对乡村的修复,能够以共创的方式,实现对乡村的再次赋能,对推动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促进乡村经济的融合发展、引领乡村经济新业态起到了重要作用。依托较低的平台准入门槛、算法加持、内容丰富性与快速性,短视频直播推动各大要素相互联动,形成动态关联体系,使得乡村空间逐渐实现从现实到数字空间的突破和转变。

白龙认为,随着技术迭代演进,生成式人工智能依赖“学习”算法来模拟人类思维方式,正加速网络传播过渡到去中心化的Web 3.0时代。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因其更为高阶的沟通,开辟了人机交往沟通和交互方式优化的新范式。当人与机器交往沟通的频次更高,机器也越来越能“读懂”人类,有助于实现人机交互中双向奔赴的沟通的价值旨归。展望未来,人机数字沟通发展要朝着“技术向善”的方向演进,培养其理解、适应和生成符合人类价值观取向的能力。

《阅江学刊》主编韩璞庚作总结。他认为,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共存。学术期刊界既要仰望星空,密切关注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又要脚踏实地,切实回应社会现实和读者需求,提前谋划、深入研究,通过选题策划和组稿约稿工作提高办刊质量,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智慧。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立民 实习生 魏楠楠 摄影 王广禄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