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也是新征程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要素。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双高”农林类高职院校作为农林人才培养的重要孕育地,应立足地方,以新时代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引,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着力打造“田间课堂”,将“三农”事业的舞台、人才培养的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学生在此磨砺技能、淬炼本领,持续为农业强国建设蓄力赋能。
党建引领,形成实践育人共同体。一直以来,国家都高度重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始终坚持把社会实践作为青年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实践内容、实践形式等方面推进多方深度融合,集聚育人效应。而育人主体是育人体系构建的核心驱动要件。育人主体间要实现协作联动,完善其内在协同运行系统,才能充分发挥育人主体合力。为此,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是推进育人主体内在协同联动的有效路径。在育人育才新征程上,学校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顶层设计,树立社会实践与大思政课同向同行的教育理念,建立党政领导及二级学院密切配合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发挥校内实践育人平台和校外实践拓展平台作用,通过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实现二级学院党总支与行政处室结对联动,将党支部建在系上、党小组建在课程教学团队上,打造“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技能培育队伍、校外实践育人队伍”联动的“协同育人共同体”,积极汲取思政教师、教学名师、技能大师、乡土专家、企业专家等丰富的理论科研优势和生产实践经验,多措并举进而实现实践育人和德育上内在共通。
紧贴田间,构筑实践育人大课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涉农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此,农林类高职院校应要精准对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的人才需求,紧扣“三农”主题,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与建设农业强国人才需求的匹配度。通过“田间红课堂”铸农魂,将思政课堂搬到乡间田野,建立“大思政课”实践基地,开展党建活动、思政教学、理论宣讲,在实践中让党的理论真正动起来、活起来、立起来,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农情感、担当兴农使命。通过“田间匠课堂”精农技,将专业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建立专业实践基地,依托数字农业技术,耕耘、栽种、管护、采收,在真实的场景中历练技能,让“匠”的精神、品质、技能得以弘扬、赓续、淬炼。通过“田间创课堂”强农人,将双创课堂搬到“三农”一线,到田间地头了解农民所忧、产业所需、行业所愿,并基于此形成解决“三农”领域实际问题的双创项目、发明创造、实用技术等成果,提供产业孵化资源,推动创新创业项目成长和发展,增强未来新农人善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新动能。通过“田间大课堂”践使命,将第二课堂搬到基层农村,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等深入乡村基层,进行考察调研、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开展因应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耕地保护、农村环境保护等现实诉求的各类主题活动,弘扬优秀农耕文化,服务乡风文明建设,让党的政策通过浅显易懂的小故事送到“寻常百姓家”,在践行服务“三农”使命中彰显青年担当。
反哺乡村,推进农业强国育新人。乡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在。投身乡村实践,不仅是对爱农情怀的深情呼唤,更是培育新型农林人才、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通过“田间课堂”实践教育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怀,锻造学生的卓越人格素养,培养学生爱农、学农、兴农的责任感,提升学生知行合一实践操作能力,切身感悟认识到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理论与现实问题,形成对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强国建设更加直观、真实、立体的认知,从真实的“三农”生产、经营、管理场景出发,打造“乡村工匠”。师生走进乡村、亲近乡土,让知识更加鲜活、更有温度、更具实效,“就业在农业”成为共识,“创业在农村”渐入佳境。入学时将农业作为首选意愿职业的学生大概占比40%,到毕业择业时占比达到80%以上,学生在涉农方向就业成功率在95%以上。大学生进农村,人才下沉,反之也促进了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
新时代新征程,乡村振兴越往前走,越需要以改革增动力、添活力,越需要有新人敢创新、勇尝试。通过“田间课堂”培育出的“新农人”有头脑、有远见、有闯劲,既脚踏实地“关心粮食和果蔬”,又“面朝大海”眺望市场和未来。他们爱农业、讲担当,他们的新观念、新思维,有助于引导农民参与改革、共享成果。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让乡亲们亲身感受农村发展和改革成果。他们视野广、脑子活,带来的新技术、新办法,可以盘活农村资源、促进产业发展、改变农村面貌,有助于解决国家和地方脱贫攻坚、产业融合、乡村双创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批差异化的创新路径,凝练了一系列有显示度、有影响力的经验成果,为下一步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澎湃的发展动能。
(作者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深耕‘田间课堂’,开创实践育人新模式”〈4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