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盐城市政府针对街镇一级解决群众需求权限不够,市、县(市、区)部门职能又覆盖不到位的问题,建立了12345“一哨联办”工作机制,及时感知、精准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截至日前,基层共“吹哨”181次,有效解决了房屋质量监管、小区规划设置等5大类216个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排除八滩镇洗碗厂污染、大洋街道大面积占用消防走廊、近湖街道小区电线私拉乱接等8个重大风险隐患,处理不动产登记纠纷1932户,直接服务群众10多万人。
创新机制,以哨声回应民声撬动基层治理优化。针对群众遇到涉及多部门管辖的事项不知道找谁办的问题,探索建立了“1+1+N”的“一哨联办”响应机制。平台将群众反映的难点问题向属地镇街派单交办,由镇街“吹哨”,多个部门集结,明确一个部门牵头,事项涉及部门联办,市县平台协调督办和考核反馈,有效破解了“多头管、无人办”的难题。聚集难事界定“哨源”。整合12345平台,将涉及生产生活、企业群众反复投诉的事项;涉及政策法规和职能调整,部门之间推诿扯皮而遗留的历史问题;涉及时间跨度长、久拖未决的疑难问题,纳入“一哨联办”办理范畴,制定公布不动产权证办理类、违章搭建处理等8方面46个“一哨联办”高频事项清单。创新机制力戒“空转”。编制“应哨”部门数据库,将高频事项清单涉及的部门定制成一个模块,做到“定职定人定事”,确保能“闻哨而动”。明晰“平台交办督办、镇街研判吹哨、部门牵头会办、按照职能落实”责任,破解职责不清“联而不合”,打破行政组织“条块分割”,切实保证难事有人问、事事有人办。
快速响应,以赋能催生效能助推街镇治理加速。针对基层“看得见、管不了”的困境,“一哨联办”通过给街道赋能,将行政资源下沉到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和提供服务的基层机构,促进治理资源在街道聚合,使得群众诉求能快速响应解决、公共服务更加精准。赋予“三权”,增强街道统筹协调功能。赋予召集权,街镇有权召集各职能部门进行会办,到实地走访核实会办,把“哨声”变成“哨令”,形成部门闻令“集中会诊”的机制。赋予指挥权,街镇有权对“吹哨”事项的处理提出意见建议,对多部门协调解决的综合性事项进行督办催办。赋予评价权,镇街可会同12345平台考核“应哨”单位的响应情况和处置问题能力。推行“三办”,促进条块管理力量聚合。为“精、准、快”落实“吹哨”事项,平台要求每一个“哨声”对应一个解决群众诉求的专办团队,事不结人不撤,有效补齐群众“急难愁盼”诉求的快接快处短板。为解决跨属地矛盾纠纷,建立市、区一体联办机制,市、区12345平台协调市级、区级部门参与共商,联合办理。重抓“一把手”领办工程,市、县(市、区)政府均成立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对群众诉求较为集中、社会关注度高的民生问题,由条线分管领导带头领办、高位推动。仅今年下半年,23个小区不动产权证办理及大丰河道拦网养鱼、大洋湾恒隆花园自来水、盐渎明城政务服务管辖权等15个难点问题,通过政府会办形式,一周就得到了全部解决。领导靠前指挥、应求施策,使民生诉求得到规范高效处置。
多元共治,以多元协同参与提升精管共治水平。针对群众对政府治理活动了解不深、理解不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市12345平台借助“一哨联办”机制,探索“街道统筹、部门联动、社区跟进、行业自治”的“应哨”模式,引导社会力量从“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变部门专办为行业联办。将“哨音”向下延伸,部门在牵头办理“应哨”事项时,吸纳社区和行业协会参加,通过协调会、座谈会、会办会等途径,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协会商会等行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做到小区事小区办、行业事行业办,构建“部门+行业”联合办理机制。变政府包办为群众协办。通过现场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建言献策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通过召开“民意代表议事会”,直接将群众诉求摆上桌面进行“会诊”,变政府“定菜”为群众“点菜”。把“吹哨”结果反馈作为“访民情、听民意”的重要过程,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引导群众从“政府干、群众看”到“跟着干、自己管”。
评估预测,以闭环机制力促服务群众高效主动。开发全市“一哨联办”业务系统,设置问题发现、街道“吹哨”、平台调度、部门“报到”、结果反馈5个环节,建立接诉、办理、督办、反馈、评价的闭环运行机制,有效解决“只报到、不问效”的问题。精准评估“吹哨”效应。建立市、县(市、区)、街道(镇)三级考评体系和“每哨一考评、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评比”考评机制,量化细化响应率、办结率、满意率等考核评价指标。市、县两级12345平台定期分析汇总情况,分别对“吹哨”单位、“应哨”单位进行考核,根据“三率”考评结果,向承办单位颁发“金哨”“泥哨”奖,促使哨声吹得响、听得快、应得实。精确预估哨声“余音”。平台通过热线回访征求群众评价意见,分析个案类型、影响范围、问题来源,“算”出民生痛点、治理堵点,着力在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上再发力,综合施策消除问题产生的根源,推动“有一办一”的被动响应向“举一反三”的主动治理转变,让职能部门变“等事做”为“找事做”,努力实现“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在今年办理的正易房产中介公司受委托出租房屋纠纷、沐杰教育机构超范围经营、建军东路与曙光大道未设置红绿灯常致交通事故等问题过程中,平台就类似问题形成分析报告提请政府开展专项治理13次,排风险、堵源头,让群众反映的问题越来越少。
(作者为盐城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