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素质是干部的首要素质,政治能力是干部的第一能力。对年轻干部而言,始终要朝着锻造坚强政治铁骨这个目标而努力,铸政治之魂、强政治之魄、提政治之能、壮政治之骨。
第一,相信“还没看见的”。总书记反复叮嘱年轻干部,要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瞻仰雨花台烈士陵园,这些先烈光留下姓名的就有1519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很多家境优渥、受过良好教育。溯源红船精神,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共13人、平均年龄28岁,最终仅有毛主席和董必武坚持到新中国成立。站在巍峨碑前、眺望南湖波澜,深深感到年轻同志要始终相信那些还没看见的,从一开始就保持政治清醒、理论清醒,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第二,牢记“从哪里来的”。从人民至上到以人民为中心,生动诠释了总书记的拳拳初心。反思一些落马官员,从为民初心到滔天黑心,或是谨小慎微的“逐步沦落”,或是河边常走的“意外湿鞋”,或是胆大妄为的“横冲直撞”,或是纵容亲属的“迷失彷徨”,最终都化作了悔恨泪水、一枕黄粱。党员干部的工作岗位是组织赋予的、手上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记住自己是组织的人、来自群众之中,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才能干一番经得起历史、人民检验的业绩。
第三,肩负“应该担当的”。干部干部,干字在前、干字当先。作为年轻同志,要有浑然不怕的精神,在问题挑战面前,拿出“自讨苦吃”劲头来,敢于钉“最硬的钉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要有紧盯不放的韧劲,既有一年干几件事的锐气,也有几年干一件事的韧劲;要有翻篇归零的心态,涵养“九九八十一难”的心境,过了一难就要“从头越”,不能总躺在昨天的“功劳簿”上。
第四,恪守“不能逾越的”。近年来,年轻干部“刚走上仕途就误入歧途”的案例越来越多,一些年轻干部涉案金额之大、违纪情形之严重,让人惋惜、使人警醒。要牢记“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能忘记蚁穴溃堤的道理,防止“破窗效应”让小毛病变成“大问题”;要杜绝“他人可为我亦能”,拿法不责众来为自己开脱,拿人人均沾为自己避险,拿从来惯例为自己辩解,不能干的坚决不干。要坚守“处处小心履薄冰”,少一些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急切”,少一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世故”,少一些为难别人折磨自己的“内卷”,当一个淡泊从容而又坚定有力、百舸争流而又阅尽千帆的年轻干部。
(作者为省委党校第9期中青三班学员、省委组织部研究室〈政策法规处〉副主任〈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