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富民强村“致富门”
2025-07-01 09:52: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朱庆峰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作为句容传统农业大镇,近年来,白兔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培育形成了以草莓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创成江苏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成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主战场”。

紧抓特色产业“金钥匙”,推动千里沃野生金长银。经过40多年的打拼,白兔草莓已成为种植面积超5000亩、带动380余户、亩均效益达3万元的招牌产业,草莓产业成为富民产业、甜蜜事业,白兔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草莓之乡”。“白雪公主”“桃薰”等高端品种一度卖出8元/颗高价,证明只要顺应都市人群对农产品高品质需求,土地里也能刨出“金疙瘩”,完全能以高端品质主动引领消费、创造市场。草莓产业的实践发展,让我们深刻感到:只有产业基础扎扎实实,农村才能生机勃勃;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产业兴旺必定有持久的生命力。

下好深度融合“一盘棋”,推动产业链条环环增值。如今的乡村,已经是农业生产功能、生态涵养功能、休闲观光功能、文化体验功能的耦合系统,越来越呈现出叠加的多元价值。白兔镇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科创中心、花果园、农创园等涉农项目建设,为高质量育苗、高标准栽培、高效率管护、高水平孵化提供全方位保障支持。大力发展中央厨房、精深加工,着力培养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努力把产业项目更多布在镇域、把就业机会更多留在农村、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分给农民,初步实现从抓产品向抓产业、从抓环节向抓体系、从重生产向重融合等转变。深入探索“农业+”发展模式,串联“采草莓—赏花海—品茗茶”环线,打造“果香、花香、茶香”农文旅消费增长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田园综合体,切实将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转化为家门口的产值,让农民在多个节点上分享发展红利。

点燃科技创新“强引擎”,推动传统农耕焕发新生。农业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战场,白兔镇坚持向科技要生产力,依托省农科院、农林学院、句容草莓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支撑,持续在种业升级、技术升级、模式升级上下功夫。在种业升级上,推行穴盘育苗、种苗冷藏处理等先进育苗技术,在实现了本镇种苗供给的同时,还远销黑龙江五大连池等地区,有的“莓农”仅靠销售种苗就可以收回当年全部生产成本。在技术升级上,大力推广全程绿色防控、生物菌抑制病害和改良基质、水肥一体滴灌等先进技术,如今的温室玻璃大棚,温度、湿度、光照等自动化控制,产量大、效益高、观赏性强,“泥土味”的农业也可以有“未来感”。在模式升级上,曾经路边“提篮小卖”的白兔草莓,如今更多的是线上“私人订制”、村企共建“订单农业”。依托草莓田间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草莓合作联社等,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市场销售,巧用手机“新载体”、视频“新平台”、直播“新阵地”,让更多的小农户能够拥抱大市场。

培育乡土人才“金种子”,推动振兴步伐铿锵有力。新农人是发展乡土产业的“金种子”,让更多的新农人与土地“双向奔赴”,是新时代田野的呼唤。白兔镇近年来培育了“草莓大王”纪荣喜等一批新农人典型,“莓农”在白兔正成为很时髦、有“钱景”的职业,“家门口就有金饭碗,土地里也能长出金元宝”的氛围越来越浓。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选派“莓农”赴日本、辽宁、浙江等地学习先进种植管理经验,推动先进技术“入乡随俗”,用好“草莓讲堂”“田间课堂”,办好各类乡土人才讲习所,精准“滴灌”、精心“施肥”,让更多“田秀才”破土而出。

(作者为省委党校第36期乡镇党委书记进修班学员、句容市白兔镇党委书记、镇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党工委书记)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