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提升高校思政引领力
2025-07-22 10:00: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黄巍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新质生产力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双向互动的关系,更在内容、方法、主体与机制等方面整体赋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式发展。

创新要素配置,丰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资源。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要求不断从质的方面提升生产要素,“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故而需要“构建全要素育人样态”与之相匹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以新质生产力要素的提升为目标导向,相应地进行育人要素的资源创新,既要做好第一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要注重第二课堂实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更加注重新质生产力理论的讲授。新质生产力理论已逐步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新质生产力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通过理论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理论的基本内涵与意义,明确新质生产力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同时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导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导学生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景发展的渠道。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推动产学研合作发展,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三方联动,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景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和丰富的素材,引领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内涵式发展。

变革数智技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模式。切实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要充分利用数智技术变革传统的育人模式,通过个性化学习体验、数字化资源和智能教学辅助工具等手段,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一是深化数字化传播。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数字化传播。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平台,将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以图文、视频等形式进行传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覆盖面。二是开展互动式教学。利用学习强国、慕课等在线教育平台,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以数字技术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动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探索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自主适应能力。三是强化跨学科交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学科进行融合,比较借鉴不同学科的育人模式,由此增强教师的数字化运用能力,更全面、有效、生动地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提升数字素养,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实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实效的提升,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数字素养,是个体在数字环境中获取、理解、使用数字信息和技术的能力。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要在强化数字意识、提升数字技能和推动数字运用中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将数字技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教育工作现代化。一是强化数字意识。高校应该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培训,逐步培养教师对数字技术的正确认知,积极引导教师认识到数字技术不仅是一种辅助工具,更是一种能够深刻变革教育理念的力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丰富的应用价值。二是提升数字技能。高校应该借助新质生产力的技术优势,建立起涵盖基础技能和高级技能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数字素养培训体系,在智能化、信息化、融合化的技能培训中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和理解能力,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新质生产力的能力。三是推动数字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育人工程,这就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精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优化育人策略。要利用数字技术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构建开放、互动、共享的学习环境,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共建机制平台,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评估。相较于传统生产力而言,强调创新、高效和质优的新质生产力,以新技术深化应用为驱动,是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反馈调节机制,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评估的重要动力,推动构建体系完整、良性循环的信息反馈流程,对解决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反馈渠道不够通畅、信息传递不够及时等问题起到重要作用。为此,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评估,共建机制平台。一是构建多渠道、高效能的反馈系统。要充分利用新质生产力的优势,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社交平台,联合线下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构建多渠道相结合的反馈系统,全面收集师生有关思想政治工作层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二是强化反馈处理机制的时效性、针对性。对于收集到的反馈信息,必须给予分类、整理、分析和解决。要充分借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支撑,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全面分析和评估思想政治工作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反馈调节机制始终保持高效和活力。三是维持反馈调节机制内在系统的平衡性、稳定性。在利用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反馈调节机制时,要保持内在系统和时空境遇的动态平衡,推行以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公布大众反馈的横向反馈方式,助力决策者全面了解思想政治工作情况,优化思想政治工作流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和质量。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23JDSZ3042〉的阶段性成果)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