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统观念、系统思维,可以借助探索提升政治效果、实现综合效益、放大示范效应一体推进的有效路径,在破解治理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深刻理解领会这一领导方法、领导艺术。
在践行服务宗旨中追求政治效果。站稳人民立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必须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办好事,民之所盼,民之所愿,都能满足。团结是奋进的力量,要让每一项政策、每一次决策都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土壤,汲取源源不断的力量。要满足民之所需。从系统观念出发,取群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画整体福祉的最大同心圆,才能凝聚共识。一方面要重点关注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全力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具体来讲,就是就医、入学、社会养老、修桥补路、大气治理等。另一方面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社会福祉,造福于民。接受人民检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也是我们工作成效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接受人民检验,首先要建立健全群众评价机制。在各项工作中,引入群众评价环节,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批评。其次,要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改进工作。对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要深入分析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改,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
在高质量发展中提升综合效益。效益优先是本质要求。新发展理念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再是一味追求经济“量”的增长,而是更加强调通过改变传统粗放式、单一目标的发展模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在城市更新项目中,政府不再局限于追求单一的土地出让经济效益,而是将社会效益置于关键位置,构建多元效益协同增长的生态。在生态治理领域,不再以牺牲环境换取短期经济增长,而是通过科学规划生态修复、湿地保护等工程,在平衡眼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的过程中,提升城市生态承载力。价值赋能是重要路径。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价值转化与赋能已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文化赋能方面,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改变单纯的文化价值保护,把文化变成催生一切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大动力。在生态价值转化方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调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有机农业;同时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实现生态、经济、文化价值的协同转化。融合发展是核心引擎。针对不少地方还存在“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现象,要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实现融合发展,解决孤岛效应,形成一个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态势。智能制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黑灯工厂、无人车间不断涌现,传统制造业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降低人力成本。智慧城市建设加速产业融合,通过整合交通、医疗、政务等领域的数据资源,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与智能化。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文旅产业与数字技术结合,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农业与电商融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最终达成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效益的融合共生,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
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中扩大示范效应。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典型,提炼价值。一方面,领导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解剖麻雀,发现典型。当下面对新一轮的产业科创和发展形势,更要迈开双腿,走到田间地头,走进工厂车间,全面掌握情况,真正发现典型。另一方面,要注重从典型案例中总结经验,提炼价值。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读懂政策文本的“有字之书”,更要研透基层实践的“无字之书”。在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正是通过解剖“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发展”转型的典型矛盾,提炼出“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把上级要求和基层实践相结合,基层工作要保证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开展工作之前要吃透上级政策、文件会议精神,深学细研,避免在向群众做解释时出现简单“转文件”“翻烧饼”的现象。把社会实践与个人见解相结合,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产生的经验和智慧是许多书本上读不到、会场上听不到的。要善于将日常实践中的经验转化为个人宝贵的知识积累,持续自我提升与素养增强。在守正创新中推广典型,释放效能。一方面,示范推广的是创新的思路和模式,因此,学习典型,借鉴经验,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学思路、学模式。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基层治理的先进典范,其“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理念和方法,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典型推广必须处理好特殊经验与普遍规律的关系,既要避免“削足适履”的机械移植,也要防止“买椟还珠”的价值流失。福建三明医改通过“三医联动”破解看病贵难题,国家卫健委在推广时并未简单复制药品集采模式,而是提炼出“腾笼换鸟”的改革方法论,各地据此创新推出“按病种付费”“医共体建设”等差异化方案。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金项目:202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实践与创新研究”,项目标号:2023SJSZ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