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脉绵长、底蕴深厚,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全省上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持续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效。与此同时,注重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推动长三角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随着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纵深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生态、旅游的融合更加广泛深入,文化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黏合剂、生力军作用越发凸显。应当进一步挖掘释放江苏文化资源潜能,积极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江苏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取得重要成效
江苏依托吴越、金陵、淮扬、楚汉等地域特色文化,通过固本强基涵养文化生态,通过品牌打造放大文化效应,通过文脉赓续实现文化赋能,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持续激发文化推动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增强文化引导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成为长三角文化一体化的关键力量。
走好文化民生路,激活文化推动力,以人文精神引领经济社会内涵发展。挖掘多元文化底蕴,以“书香江苏”“文明江苏”为抓手,以博物馆、文化馆为载体,打造优质文化空间。开展“家门口看大展”“家门口赏好戏”等系列活动,让文化浸润生活日常。通过始于保护传承、融于城乡发展、落于民生福祉的立体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提振文化精神,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文基础。
盘好创意经济账,提升文化竞争力,以文化产业引领经济转型发展。打造“千年运河”“江南水乡”等文化品牌,以无锡清名桥、苏州太湖等历史街区、旅游景区为载体,推行“旅游+”模式,促进旅游与工艺美术、演艺娱乐相融合,实现传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以凤凰集团、江苏有线等企业为主体,以苏州元和塘等文化园区为载体,推行“数字+”模式,促进文化产业业态创新,实现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实施苏州平江路、徐州“彭城七里”等“微更新”,推动“文化+”跨界融合,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加快转型。
打好生态文化牌,增强文化引导力,以生态文明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实施“生态文化+”战略,以长江、太湖、沿海、运河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打造靓丽绿色生态廊道。以兴化里下河、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景区)等为载体,深挖故黄河、长江、大运河、太湖等生态资源,打造“水韵江苏”品牌,建设魅力生态旅游廊道。锚定幸福河湖建设方向,依托江河湖海沿岸,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生态化、绿色化,形成活力生态经济廊道。
以文化引领江苏全面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江苏将从省内纵向文化传承、长效赋能、持续发展,转向内外兼顾的横向文化互鉴、融合创新、共同发展。在服务上海、联动浙皖中,协同保护文化生态、达成文化理念共识,协同发展创意经济、推进文化产业共振,协同推进文化互鉴、实现人文精神共鸣,以文化为引领携手推进长三角文化认同、文化经济融合、文化生态共生,以走在前的主动担当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迈向更高质量。
心往一处想,协同推进文化互鉴大融合,促进长三角区域的文化认同。立足江苏与沪浙皖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山水相连等有利条件,统筹做好江苏寺墩、浙江良渚、上海福泉山、安徽凌家滩等考古遗址发掘和保护利用工作,合力推进长三角地域文明探源协作,以历史根脉整合区域文化;以苏州、扬州、淮安等城市为重点,梳理运河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江南文化文脉,以流域文化融通楚汉、淮扬、吴越、海派等地域文化。由苏州牵头,协同浙江嘉兴、湖州两市,统筹谋划江南水乡古镇建设,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联动沪浙皖,高水平推进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完善快捷旅游网络,以文旅发展促进文化交融、经济畅通。
劲往一处使,协同建设文化产业大集群,促进长三角文化经济融合。发挥江苏文化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以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中心为大平台,推进长三角地区文化数据大贯通,合力打造数字文化产业高地,助推长三角文化产业要素一体化。以交通、产业、科创、生态等大廊道为重要依托,以城市为节点,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联动建设虹桥—昆山—相城文化创意设计走廊、上海—南通跨江融合文化产业试验区,合力打造文化产业高地,推进长三角文化产业网络一体化。以南京国家文化科技创新中心、苏州全球文化创意设计之都等重要平台创建为抓手,策应上海,联动浙皖,共建千亿级跨区域文化产业集群,推进形成核心引领、互利共赢的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大格局。
下好一盘棋,协同推进文化生态大保护,促进长三角文化生态共生。立足江苏跨江滨海、河湖众多的水资源特点,以长江、淮河、大运河、沿海、太湖、洪泽湖等水系生态廊道为纽带,联动沪浙皖,推动河湖跨界共治,实行“江河湖海”大保护,厚植文化生态,共绘绿色美丽长三角。立足江苏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特点,发挥水资源优势,以江河、海岸带为线、以湖、岛为珠,共建沿江、滨海、环湖生态文化旅游带,实现水韵江苏、诗画浙江、美好安徽相得益彰,携手谱写多彩绚丽长三角新篇章。以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沿海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为牵引,协同推进江苏“1+3”重点功能区、安徽“一圈两屏三带五区”、浙江“一湾引领、四极辐射、山海互济、全域美丽”联动发展,统筹实施跨省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携手打造“无界”的一体化发展大格局,共同擘画长三角绿色发展新蓝图。
站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阶段,江苏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经济大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应有更大的担当”的重大要求,立足“重要一翼”战略定位,坚持高站位谋划、高层次协同、高质量融入,扛好“服务上海、联动浙皖”责任,讲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江苏故事。
(作者为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省决策咨询重点研究基地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