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数字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25-09-09 11:21: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季明敏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迭代融合,文化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作出了突出贡献。江苏作为文化产业大省,必须下大力气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明确数字文化产业主攻方向,推动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江苏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优势条件。近年来,江苏紧抓数字新基建,聚焦文化产业高端方向、高端领域、高端环节,全力推动数字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一是数字化基础好。扩大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兴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普及,推动数字技术与文化资源相互支撑、融合发展。建成一批出版、文旅、广电领域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旅装备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认定发布一批智慧文旅示范项目,创新推出“数字金陵图”“运河奇境”等一批可触可感的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省属文化企业着力探索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媒体、数字教育、数字出版、数字演艺、文化大数据等领域形成强势引领。二是新业态发展快。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基础的文化新业态乘势而上,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数据显示,江苏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收“三连增”,初步形成数字视听、数字信息传媒、数字出版、数字文娱等优势产业集群,苏州大禹、江苏卓易、原力科技等一批民营数字文化企业先后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和成长性30强。三是产业化载体强。江苏文化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涌现出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苏州元和塘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一批业态鲜明、链条完整、服务健全、效益显著的数字类园区,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市更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建成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江苏有线、凤凰传媒等5批共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扬子江数字视听产业园、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等一批网络视听类园区等。

江苏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客观挑战。一是江苏文化资源丰富,但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开发转化的原创能力有待提升,亟需一批具有重大标识和影响力的数字文化产品。二是江苏文化产业结构偏“重”,新业态发展仍存很大空间。数据显示,文化制造业企业营收占全省规上文化企业总营收的比重达42%,而新业态营收占比仅26.7%。三是从近年来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成长性30强的企业数量和企业类型来看,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标杆性头部文化企业还不多,缺乏像“爱、优、腾”这样的数字文化企业巨头。

江苏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江苏省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6个方面重点工作17条任务要求和百余条具体举措,提出构建“4916”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为江苏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笔者建议江苏能够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加突出人才、企业、园区,牢牢抓住“体系、政策、机制、结构”等要素,持续提升优质数字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能力,创造出更多数字文化新体验新成果,全面推动数字文化产业更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体系化推进。依托“4916”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着力构建以文化产业集群建设为依托、文化产业链条打造为关键、重点文化企业发展为核心、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为带动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增强产业发展动能提供坚实支撑。二是突出政策化保障。建议学习借鉴浙江、四川、广东、湖南等省经验,锚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摸清企业底数、企业需求,集中力量做好政策扶持,在企业服务上“出实招”“出真招”“真出招”。三是完善机制化运行。建议省级层面形成推进工作机制,由宣传部门牵头,科技、工信、数据等部门积极参与,横向协同、纵向联动,引导全社会关注支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建议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机制,建设全国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实验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机制建设,让文化带动旅游、旅游丰富文化,让诗和远方融为一体。四是推动结构性改革。建议大力发展数字装备、创意设计、直播电商、游戏电竞等新型业态,推动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助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大力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深耕数字出版、网络视听、数字影视等内容产业,推动文化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不断放大规模优势和集群优势,不断优化全省文化产业结构,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五是人才、企业、园区三维发力。人才是推动企业创新的核心引擎,企业是激活市场的主体,园区是企业和人才的载体,三者共同构成产业发展的关键。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好与坏,最终体现在能够提供多少优质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这离不开优质数字文化企业和优秀文化人才持续不断地进行生产和创造。建议摸清数字文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情况,积极推进强链补链延链,通过精准招引和培育,让更多优质文化企业向园区集聚,有效发挥各类园区载体的集聚效应。持续优化数字文化专业人才队伍结构,招揽国内外数字文化领域复合型人才,建立涵盖各领域各层级的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库,联动数字文化产业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定向输送。

(作者为江苏开放大学设计学院助理研究员)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