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12-31 09:49: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丁宏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那些活跃在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创新人才,掌握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加快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他们一般有较高的学历背景和专业技能,大量分布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新行业、新服务领域,能够有效引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切实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实现创新知识到创新实践落地。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具备丰富的资源嫁接能力。他们一般具有开阔活跃的思维,社会接触面广、视野比较开阔、注重理性思考、专业水平较高,具有敏锐的市场变化洞察能力和资源挖掘、整合及拓展能力,能够优化配置资源要素,通过合作开发新产品、协同优化供应链、数字资源共享等范式,实现企业间联合创新与合作共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具备快速的政策响应能力。他们一般具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诉求及参政议政意愿,能够深刻洞察和理性判断国家总体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并对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给予积极评价,经常通过各种参政议政平台或渠道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建言献策。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具备敏锐的市场感知能力。他们对市场变化具有快速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通过研判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创新技术落地实施,尤其是其中具有海外经历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能够引入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具备优良的文化传承能力。他们一般文化素养普遍较高,对文化传播与社会热点问题比较有话语权,尤其年轻一代新的阶层人士在引导舆论方面容易成为“意见领袖”,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与传统文化融合,形成新的社会文化传播与认同方式。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找准统战工作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画好最大“同心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统战力量。

完善统战工作格局,发挥统战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优势作用。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联动机制,形成条块结合、多方联动、运行高效、齐抓共管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统战部、工商联服务非公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思想引领和利益协调,全面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代表人士评价机制,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精准画像,选出“关键少数”,鼓励和支持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代表人士参与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个环节。

深化统战文化建设,凝聚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的广泛共识。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常态化、制度化推动新时代统战文化建设,打造集展示、研究和宣传为一体的统战文化平台,系统展示统战工作成就,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定期举办统战文化研讨班、专题讲座等活动,加强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在统战工作中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设立各类荣誉奖项、开展媒体宣传、进行年度表彰等,激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创新创造活力。

实施统战品牌工程,探索统战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路径。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地域、行业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统战品牌塑造计划,细化统战工作品牌的“样本模板”“流程清单”,定期举办统战品牌创建交流会,分享成功经验和做法。全面构建统一战线工作活动阵地体系,加强新联会建设,推动联谊组织向基层延伸拓展,增强覆盖面和代表性。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的品牌宣传网络矩阵,为新的社会阶层群体提供更多展示机会和发展空间。

完善统战激励机制,激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创新创造活力。发挥统战部门资源整合优势,联合相关部门,通过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提供财税支持等方式,在资金、政策、平台等方面给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全方位支持,助力其快速成长和发展。完善政治吸纳机制,确保其在政治生活中的代表性,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智力优势,主动担当作为,作出应有贡献。支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优先申报各类人才政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推进统战工作创新,增强新质生产力的社会参与效能。鼓励新的社会阶层参与科技创新战略规划,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引导新的社会阶层利用其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人脉,通过定期举办产业链供需对接会、行业沙龙等活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生态。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牵头发起跨区域、跨行业的产业联盟或协会,促进科技资源内引外联,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政策咨询、创业培训、融资服务等,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作者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理论江苏研究基地研究员)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