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做好大运河工业遗产活态传承
2024-01-16 09:06: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李 洁

工业遗产是人类社会、经济文明发展的珍贵物证,大运河滋养了民族工商业的启蒙与发展。运河沿线水网密布,便捷的交通条件为近现代工业萌芽提供了重要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分五批次认定194项国家工业遗产中,大运河沿线的国家工业遗产共有32个,占比16.49%。

大运河工业遗产蕴含丰富价值

大运河工业遗产分布尤以江南运河沿线最为集中,以苏锡常连片区域为集聚中心,向北连带镇江,向南延伸至杭州、嘉兴、湖州等次中心区域。大运河孕育了中国百年工业文脉,杨济川、吴士槐、荣宗敬、荣德生、盛宣怀、刘国钧等近现代工商业先驱的创业历程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曾经,运河两岸,机器轰鸣,厂房如织,从新中国成立之前以信和纱厂、允利化学工业公司、戚机厂、大明厂等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依然名扬四海的采芝斋食品、雷允上制药、红梅电视机、常柴牌柴油机、荷花灯舞牌灯芯绒等,大运河沿线的工业遗产在中国工商业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运河工业遗产的保护传承面临多重压力

然而,在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有价值的工业遗产陷入“拆”与“护”的困局,许多珍贵的工业遗产档案或损毁或流失。尽快开展抢救性整理和保护对工业遗产的传承利用至关重要。综合来看,目前大运河沿线工业遗产保护和传承面临多重压力。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一是工业遗产的保护主体不够明晰,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存在障碍,难以形成合力;二是公众对大运河工业遗产价值感知较弱,周边居民对遗产价值认识不足;三是作为工业遗产的设备、厂房等大多数已不具备盈利性,大部分未列入保护名录的工业遗产保护资金不足。在工业遗产传承利用方面,一是生态修复问题,部分开采类和制造类工业遗产在使用期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损毁现象一直延续至今;二是对整体性保护利用重视不够,大运河承载着丰富的工业文化信息,散点利用的工业遗产割裂了大运河与工业文化的联系;三是遗产再利用方式单一化,大部分大运河工业遗产处于闲置甚至等待拆除阶段,再利用的主要方式集中在博物馆与商业社区建设。四是缺乏工业遗产再利用的专业服务机构。工业遗产的普查、评估、认定等抢救性整理工作缺乏专业的机构和组织,专业学会、智库、第三方评估、策划机构尚待建立。

以用促保推动工业记忆与城市发展相融

大运河是活着的、流动的文化遗产,运河沿线工业遗产应该秉持活态传承利用的原则,坚持以用促保,让工业遗产成为承载运河城市和市民时代记忆的精神家园。一要积极弘扬工业文化价值。利用大运河工业遗产空间打造工业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将企业家精神、诚信文化、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以及企业奋斗史融入展陈各个环节,围绕工业品牌建设、工业精神、工业发展史、工业旅游、工业设计等推出系列讲座和活动,力争将运河边的工业文化大讲堂打造成工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二要打造大运河城市工业文化地标。将运河运输航道、旧产品和原料集散码头与多个工业遗产点集合为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整体利用空间,在工业艺术与公共文化的结合中实现工业记忆与城市发展相融。将大运河工业遗产地打造成可近距离感知大运河近现代历史文化的新地标,使之成为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的“新窗口”。三要利用大运河工业遗产建设后工业景观公园。注重工业遗产多元价值评估,凸显遗产所在区域整体价值,以全景开发模式打造取代博物馆或者纪念碑建设等传统利用方法,关注遗产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契合。后工业景观公园从工业化全产业链的角度理解工业遗产,以历史记录的工业流程以及生产者定居的城镇风貌形成延续当年生产循环的独特景观,重建运河工业遗产文化可重现的景观体系。依靠专业的遗产数字化团队完成工业遗产的数字化转型,开发工业遗产数字化博物馆,实现历史影像的虚拟漫游,强化工业遗产与大众的互动,为工业遗产进一步资产化提供价值增值。

(作者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文旅融合研究中心主任;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协作治理的实现路径研究”〈22GLB021〉阶段性成果)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