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下好未来产业先手棋
2024-02-06 09:34: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习琴琴

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江苏拥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应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积极发展新产业新赛道,厚植未来发展新优势。

准确把握未来产业的内涵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从技术创新看,未来产业以重大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依赖于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发展潜能极大。从新领域新赛道看,未来产业既包括未来技术产业化落地,也强调现有产业未来化跃升,多学科、多技术领域高度交叉和深度融合,呈现极强的产业关联性。从产业生命周期看,未来产业尚处在萌芽或者孕育阶段,技术和产品成熟度相对较低,有望在5到10年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未来产业是一个动态、阶段性的概念。从演进趋势看,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主要聚焦于让社会生产更加智能高效,让人的生活绿色健康,让能源更加洁净可持续,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健康化是大趋势。从发展模式看,目前未来产业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处于同一起跑线,是我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新赛道,是在国际竞争中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领域。从应用场景看,未来产业的落地应用需要创新场景、业态,与优势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动,不断催生出新的增长点。

强化科学规划统筹布局。积极培育未来产业,要统筹考虑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有力有序加以推进。目前,我国未来产业部署的重点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深海空天、能源环境、新型材料等领域。江苏结合实际,确立了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氢能、新型储能、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通用智能、虚拟现实、前沿新材料、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等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谋划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类人机器人、先进核能等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加快构建“10+X”未来产业体系。比如未来网络,全面提高未来网络试验设施运行服务能力,加快实现重大价值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发展高速全光通信、新一代移动通信、算力网络、卫星互联网等领域,构建空天地一体、通感算一体、设施与应用深度融合的未来网络体系。比如氢能,围绕推进“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发挥江苏沿海风电资源集聚优势,着力突破海水制氢等可再生能源制氢关键技术,推动液氢制储运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积极发展石墨烯、高活性轻金属等固态储氢材料及关键技术,大力发展制储氢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氢冶金等场景示范应用,实现多能互补。

着力夯实协同创新根基。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未来产业的培育发展,都离不开产业基础能力的提升。未来产业尤其要掌握产业关键技术背后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加强技术预见,强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的一体化布局,从而带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突破。要聚焦“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创新资源向未来产业集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对前沿性未来产业,以“满足重大战略需求、引领未来产业发展”为导向,加快布局若干高水平集成创新平台,建设若干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专业研究所,开展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支撑和引领未来产业发展。对成长型未来产业,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强链补链延链,强化业态创新,推进智能化改造,加快实现产业链条化、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核心支撑能力。比如,围绕人工智能,南京、苏州、无锡等地推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培育特色鲜明、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积极探索未来产业发展路径。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生产要素基础、市场与政策环境。培育未来产业,需要打好政策支持、要素保障、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组合拳,因地制宜探索适宜的发展路径。政府引导资源配置,可以按照预定的规划快速集聚各方资源,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适合于产业发展初期。市场主导资源配置,有利于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形成良性的优胜劣汰机制,带动全产业健康发展。政产学研联合发展,有利于充分利用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优势,在动力机制、共享机制和连接机制等方面实现知识和技术的跨部门流动与共享。产业集群式发展,包括产业形成期的空间集聚、成长期的上下游分工协作、成熟期的稳定合作、升级期的迭代升级,在演进中不断发展壮大。无论是哪一种发展路径,都要把握好“长期”和“短期”关系,推动技术与技术、技术与产业、产业与产业之间加速融合,实现颠覆性技术产业化和现有产业未来化;都要强化应用牵引,打造覆盖范围广、带动效应强的典型场景,推动技术产品定型、用户群体培育、市场需求挖掘;都要建立激励创新、审慎包容的市场监管体系,营造未来产业发展壮大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苏州城市学院)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吴己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