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2022-12-06 09:26: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李红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大论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贡献,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擘画了催人奋进的宏伟蓝图。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人民才有了风雨来袭时最可靠的主心骨,才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也焕然一新。中国式现代化先天具有“政党主导、使命驱动”的鲜明特质。中国共产党凭借自身强大的领导力,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为国家的整体发展进行了方向引领、目标定位、战略规划和政治保障。9600多万名共产党员形成的磅礴力量,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政治领导力和社会组织力,使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关乎中国式现代化的旗帜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实现高质量发展,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我们主要解决的是量的合理增长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阶段,必须解决好质的有效提升问题。高质量发展体现新发展理念,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政治建设方面的本质要求。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和必由之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建设上的本质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社会建设方面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念,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创造的人类社会历史新壮举。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全体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摒弃了资本主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化老路,为资本和自然的致命冲突找到了一条和解路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解决全球治理难题提供的中国方案。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必然走向民族国家的联合行动,建立真正的共同体。“自由人的联合体”就是马克思赋予世界历史的方向、目的和价值。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中国共产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中国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创造的世界文明崭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强调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五大文明”全面提升,强调社会全面繁荣、全面进步,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种全面现代化,也是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单位:常州市委党校)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