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加快建成新质生产力先行区示范区
2024-03-27 10:28: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丁宏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南京科教资源优势突出,正处于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有条件也有必要以新质生产力为方向,立足南京的资源禀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技术革命性突破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使新质生产力成为南京最强大的发展动力和最鲜明的区域标识。

在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上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南京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基础良好,新型电力装备、软件信息产业等多个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应充分抓住新型工业化和高质量发展机遇,聚集优势产业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突破,实现劳动过程深度融合和效率提升,率先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能级升迁。

在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进行引领。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依靠颠覆性技术作为核心价值,促进生产可能性曲线实现新的拓展和跃迁。省委书记信长星提出问题:“我省富集的创新资源,如何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南京的产业强市建设,必然要以创新突破为最大驱动力,着力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进自由探索和有组织科研协同发力的新型创新模式,打造研产全面贯通的现代化新智城,在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连接“最后一公里”上进行引领示范。

在探索集聚新质生产力高端要素资源上成为示范。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集聚新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关系等核心要素,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可以预见,未来区域间、城市间对于新型资源要素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南京承担服务业扩大开放、科创金融改革、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等国家试点任务,有条件推动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发力,通过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要素市场改革等,促进形成资源配置高效、生产效率提升的融通生态,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落地。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南京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也是立足新时代、面对新形势的必然选择。南京地处长三角开放前沿,既有错综复杂国际环境的外部压力,也有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的内在要求。要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不断开辟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塑造科技创新的新动能新优势,构建创新引领、特色鲜明、安全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一是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改革创新步伐。新质生产力是总书记提出的新概念,也是符合最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党领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创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解放思想,凝聚共识,不能全面出击面面俱到,而是应瞄准南京最具备突破可能性的领域进行全力攻关,推动重点产业的全产业链开放创新,以制度集成改革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统筹推进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切实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更好发挥对发展全局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是更好强化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南京要继续强化科技创新核心地位,从产业发展的全过程谋划创新的主导和牵引作用,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创新平台、全国重点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升南京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以应用为导向,梳理重点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卡脖子”清单,通过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校院所、领军企业和专业机构进行协力攻关,切实提升颠覆性创新和研产贯通突破能力,真正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

三是全力构建新质生产力开放合作格局。开放合作在新质生产力的构建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体现在参与全球产业链体系、促进国际投资贸易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等方面。南京拥有“服务业扩大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叠加优势,应持续放大开放优势,在全省率先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争取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的更大改革自主权,全面加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实施更高层次的先行先试和压力测试,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更深程度的国际和区域产业科技合作,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型开放保障。

四是持续强化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特色。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传统产业焕新上,南京要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推动钢铁、化工等产业加快设备更新和工艺升级,提升先进制造水平,追求行业内保持产业先进、技术高端。在新兴产业壮大上,要放大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特色优势,紧抓大模型研发和应用新浪潮,探索产业智改数转网联的通用解决方案,加快打造全球算法名城。在未来产业培育上,要着重提前布局,推动应用场景落地,抢占发展赛道。注重把握特色定位和差异发展,加强经验提炼和复制推广,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南京样本”。

五是深入培育新质生产力人才队伍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做好“人才”大文章,在当前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大背景下,南京应该更加坚持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尤其是用好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政策,探索高层次人才举荐制、青年人才长周期支持等改革举措,提升南京“紫金山英才”品牌影响力,培育壮大城市合伙人群体,吸引更多人才投入新质生产力发展,让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效能发挥到最大。

(作者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