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2025-08-06 11:21: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黎远波 万蕾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贯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洋溢着浓厚的问题意识,始终体现着强烈的问题导向。书中明确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在第二个专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4篇文章中,深入阐述了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极端重要性。问题是时代的先声,也是改革的动因。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作为“六个必须坚持”之一,是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和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始终秉持的世界观、方法论、重要原则和实践要旨。

坚持问题导向,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靶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直面新时代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明确指出:“这些问题都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反映,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问题催生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革,直面问题是推动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远的关键。必须把扭住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心工作。就此而言,问题将成为导引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靶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取得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直面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的现实,正视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各领域各方面存在的“中梗阻”痛点、难点和堵点,科学擘画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改什么、为谁改、怎么改等重大问题,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发出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时代强音。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征途中,从不掩盖或回避问题,而是始终直面问题,突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从实际出发、从具体问题入手,见物见人,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使改革落地生根”。在问题导向下,我们党科学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路径、次序和方法,做到精准发力、因地制宜。例如,针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明确指出,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各级各类党和国家机构的关系,统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坚定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责调整。

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

问题“倒逼”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原初动力。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在一个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不清等主客观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出现了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情况,一度阻碍了生产力发展。针对这些突出问题,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党果断作出改革这一扭转中国命运的伟大抉择,从根本上改变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动力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除了问题“倒逼”之外,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敢于直面问题、研究问题的磅礴勇气,主动求变、主动改革的优良品格,以及亟待回应、刻不容缓的现实诉求,同样是社会主义改革前进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在问题“倒逼”与主动改革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劈波斩浪、破浪前行。

破解问题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直接动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进入攻坚期,改革所面对的都是“硬骨头式”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大刀阔斧地“啃骨头”,义无反顾地“闯险滩”。十余年来,全面深化改革覆盖了党政军民学各领域,涉及内政外交国防各方面。针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突出问题,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针对生态环境恶化风险,建立起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针对城乡收入差距难题,打响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在中国大地上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十余年来,通过破解全面深化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对改革规律的总结、掌握和运用日益成熟,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景光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坚持问题导向,构建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生动格局

问题导向催生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优秀品格。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进行,保证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回顾改革开放的恢宏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坚持走自己的路,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也是党自身的一次伟大革命,开创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良好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正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新的优良品质,形成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不断续写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

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聚力做好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并非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注定要面对和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风险考验。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要突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脚踏实地,凝心聚力,掌握历史主动,保持战略定力,一往无前地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针对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和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永无止境,自我革命永无止境。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

(作者黎远波为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基地副研究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万蕾为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基地助理研究员)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