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
2024-03-13 10:14: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罗立彬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共中央政治局2024年1月31日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党中央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作出全面阐释和系统部署。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新质生产力提出重要论述,我们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也逐渐清晰。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源于高质量发展实践,并将指导高质量发展实践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全面深入阐述了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

在讲到“为什么”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可见,新质生产力理论一方面是从高质量发展实践中总结概括和提炼的理论升华,另一方面也是源自于高质量发展实践对于理论指导的需求;新质生产力理论会在高质量发展实践中不断完善,同时也会指导人们更好开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对于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学习,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讲到“是什么”的时候,首次相对全面地给出了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包括新质生产力的总体定义、动力来源、基本内涵和核心标志等。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来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特点是创新,关键是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从这一总体定义来看,新质生产力确实是“对高质量发展产生强劲推动力、支撑力”的生产力,完全与“为什么”部分所提出的观点相契合,也对应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并且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在“怎么办”部分,强调了科技创新及应用,尤其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应用;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等。这些内容将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具体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形成框架纳入了新质生产力理论体系,再次体现了理论来自于实践,同时对未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过去一年的取得也正是在创新、改革和开放各方面发挥作用的结果;而今年重点工作也是主要在这些方面继续发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目标是体现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硬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于新质生产力又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强调了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源于高质量发展实践,同时也要用以指导全国各地更好完成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目标应当是体现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换句话说,如果不能促进高质量发展,即使表面上做的事情再新,也不能说是发展了新质生产力,因为不符合前文“为什么强调新质生产力”部分中提到的“新质生产力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另一方面,即使表面上一些事情仿佛没有那么新奇,只要它在实践中“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就有可能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会在未来成为进一步丰富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支撑。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是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但是首先它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在实践中应当避免为了新而新,而忽略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这就要求各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还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这说明,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之间并不矛盾;事实上,做好传统产业改造也是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一部分,而后者恰恰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来源之一。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产业规模巨大、集聚经济效应明显、收入水平中等的经济体而言,更是如此;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技术创新及应用提供了巨大的成本分摊机会,非常有利于新技术的产业迅速得以应用,从而达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互融合的效能。

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可以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可以成为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及培育未来产业的黏合剂,使三者成为连续递进的融合体。数字平台本身是重要的技术创新主体,并且可以快速直接地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快速融合;数字技术应用产生广泛链接与快速匹配,沟通协调以及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低可以带来供给分工细化、个性化需求满足以及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可以降低传统产业成本,提升传统产业供给与需求的快速适配能力,从而使传统产业具备高端化和智能化新特征并延续竞争力;这些都可以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来源,最终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把“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方面的部署放在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工作任务下面。

(作者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