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以交流互鉴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4-04-17 10:14: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金璐涵 徐川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文明需要交流互鉴,也必须交流互鉴。交流互鉴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文明观”中的关键词,也是他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的“七个着力”重要要求中的一部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往来对话的价值应当倍加重视,文明融合共进的火炬应当更高举起。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对中国和世界都大有裨益。

于中华文明而言,和而不同的文化品格铸就了其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也因此在中学西传、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愈发博大精深,在内部各民族文化交融和中外文化交汇中绵延五千年而从未中断。当代中华儿女仍当继承中华民族对待文明开放包容的优良传统,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弘扬。

于世界文明而言,促进不同文明融会贯通符合文明发展的逻辑链条——“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各类文明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要求各文明平等、交往、相互借鉴。

一是要相互尊重,保持丰富多样。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平等是习近平的“文明观”的重要维度,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要深刻认识不同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摒弃任何轻视甚至仇视某一文明的傲慢和偏见,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理念深入人心;要清楚辨别自身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共通点和差异性,始终秉持求同存异的原则,从而促使人类文明在五色交辉中相得益彰,在八音合奏中终和且平,让“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变成现实。

二是要消除隔阂,开展对话交流。作为美的结晶,文明是相通的。文明与文明之间不会由于种族民族之差或地界国界之别,存在难以逾越的高墙与鸿沟,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各国各民族文明要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就不能相互隔阂、相互排斥、相互取代,“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中国始终主动为国际人文交流对话搭建平台,积极拓宽渠道,给世界各国提供了范例。比如,利用迅速发展的数字科技制作推送系列短视频《云赏敦煌》,以广泛深厚的自信向世界讲解敦煌故事、千年历史,有力推动中华文明对外传播;再如,承办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以包容互惠的诚意欢迎各方合作交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并使之与本国文明擦出耀眼火花。

三是要博采众长,实现繁荣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世界文明的繁荣、人类文明的进步绝不是靠单一文明的发展而实现的,每一种文明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相互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才能彰显自身、丰盈他者。两千多年前,陆海两条丝绸之路携着中华民族与世界文明交流的愿景而开辟,促成了沿线各国文明的融合共进;如今,“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东西方各国依然应当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守“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的价值取向,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的文明往来中,不断为人类社会进步汇聚文明力量,使世界文明在互学互鉴中发展壮大。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首先,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中华文明之滋养者和继承者,全体中国人民有责任、有动力,也有条件、有力量去承担起赓续中华文脉的责任,让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走出国门、面向世界,令世界文明宝库更加璀璨。其次,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也是各国人民的期待。大道不孤,众行致远,世界文明的发展繁荣需要全球人民的共同参与,全世界人民应秉持“天下一家”理念,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共同为推动人类文明创造性发展而努力。再次,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年轻一代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各国青年应以不忘本来为立身之本,做文明的传承者;以吸收外来为繁荣之法,做文明的交融者;以面向未来为成事之道,做文明的践行者。各国青年要有理想、有担当,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看待世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献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促使人类文明历久弥新、生生不息,各国都应遵循并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世界大舞台上,着文明之华装,共演绚丽之舞。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两个结合’的理论意蕴、逻辑进路与实践指引研究”(23ZXZB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