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将生态实践融入劳动教育
2024-02-28 11:02:00  来源:南京日报

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每一个文明阶段都有反映其自身特质的劳动方式,而劳动真正成为教育内容的历史并不算久远,随着工业文明的来临才逐渐正式进入学校。当下,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新时代劳动教育要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培育合格的劳动者,要牢牢把握劳动的实践本质,通过生态实践为劳动教育提质升级。

生态实践有助于劳动教育践行新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工业文明的高级阶段,意味着生产力的极大进步、生产工具的迭代以及生产方式和劳动方式的变更,意味着对劳动者的培养方式也必然与时俱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对环境的保护,更是一种产业经济的发展方式,是以科技创新为关键词的高位阶工业文明,需要当下和未来的劳动者深入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并以全新实践来推进建设。新发展理念是我国新时代发展思路、方向和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践行发展。新发展理念的五位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发展的生态系统,其中,“绿色”是发展的“背景色”,必须要在这一理念指引下立足实践,用伟大而平凡的劳动艰苦奋斗、接续奋斗,实现高质量发展。比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立足于新时代劳动教育和周边高校紧密合作,邀请高校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可控变量的无土栽培实验,带领学生参观高校产学研实训中心,为学校劳动教育带来高层次支撑,以新劳动教育形式带动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

生态实践劳动教育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从娃娃抓起”

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理论中,劳动教育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特别是相关“实践”理论有着内在的逻辑。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明确指出过,未来教育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并强调这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认识和改造世界与人的自身发展相统一,劳动或称之为实践是其根基性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强调要通过生动活泼的劳动体验课程,让孩子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我感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灵,阐明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劳动教育途径和劳动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重要内容。南京的小学对劳动教育十分重视也很有创意,除构建完善课程体系外,还在户外教学方面特别注重与生态实践相结合。例如,南理工实验小学城市小农夫田园课程、江北新区高新实小的中草药研学社、金陵小学“分田到班”“百草园”等,还有南京市古平岗小学组织学生到实践教育基地参加“生态学农”实践活动,均通过丰富活动锻炼孩子们的体能与劳动能力。

生态实践融入劳动教育要让学生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真谛

生态实践融入劳动教育,要以让学生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的真谛为目的,以锻炼适应生态文明发展阶段生产力状况的劳动能力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系统性课程、氛围、活动等的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培育道德情操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改革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一是由教育主管部门设计并发布学校生态实践与劳动教育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评价机制倒逼学校更好地践行并刺激相关经营主体开发相应课程。

二是鼓励学校自身课程融合设计和活动,用好德育老师生态文明专业知识,与各科教材教案教学活动充分融合。比如,南京古平岗小学就充分利用童谣创编,“看到垃圾弯身捡,送进箱中聚一起”“小朋友们要环保,帮助妈妈扫一扫”“你拍五,我拍五,多种草木保水土”,帮助更多学生将生态实践和劳动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对于更注重形象思维的小学生要突出活动和校园氛围的熏陶作用。比如,古平岗小学通过校园色彩场景设计以及户外活动方式,呈现学校生态绿色的整体基调。

四是支持培育校外经营主体实践基地。江苏省农学会综合实践教育分会,就积极践行生态农业实践与劳动教育研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发,并形成体系化的理念、课程、机构等,打造“强国小农夫”课堂品牌和“行知耕读”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凸显出江苏社会力量协同学校落实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和专业性。

(作者唐赟为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红色文化与生态实践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基地特聘研究员;吴春晓为南京市古平岗小学校长,张春荣为古平岗小学副校长)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