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段玉裁学术范式研究价值
2025-07-31 10:25: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广禄 通讯员 刘晓民

2025年是清代经学家、文字音韵训诂学家段玉裁诞辰290周年。7月26—27日,由中国训诂学研究会、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主办,江苏宏德段玉裁研究中心承办的“段玉裁与清代学术”研讨会在段玉裁家乡江苏常州召开。40余位专家学者就段玉裁的治学精神与学术思想、乾嘉学术方法与语言学理论研究等话题进行了研讨。

推动“段学”研究薪火相传

段玉裁以学术名世,以段玉裁及其著作为研究对象的“段学”研究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王云路提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构建了传统文字学的理论框架,其科学性和系统性远超同期学者,堪称中国古代语言学理论化的里程碑。段玉裁在《六书音韵表》中展现的历史音韵观、在《周礼汉读考》中实践的文献校雠法,无不彰显“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朴学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代语言学研究中依然具有范式意义。

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李运富谈道,《说文解字注》对许慎《说文解字》的内容和体例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精准阐发,同时运用“以字考经,以经考字”的治学方法,构建起贯通文字、音韵、训诂的学术体系。《说文解字注》既匡正了前代著书的格物传统,又开创了以形索义、因声求义的研究范式。以许慎为源、“段注”为流,应加强跨地域、跨领域合作,让许慎和段玉裁的学术精神在新时代形成跨越地域的共鸣。

“段玉裁一生精研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其《说文解字注》体大思精、泽被后世,深刻影响了清代乃至近现代的学术研究路径。”中共常州市金坛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霞提出,段玉裁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贯通经史的深厚学养、守正创新的学术品格,是激励后学砥砺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她表示,要深入挖掘、保护、利用以段玉裁为代表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继承历史文脉,弘扬先贤精神,共同推动“段学”研究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多维挖掘段玉裁学术贡献

段玉裁的人生交游轨迹与学术互动,是清代学者通过地域协作与思想碰撞,塑造学术生态、实现学术传承与地域文化互动的典型案例。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华宝表示,段玉裁学术生涯贯穿京师、黔、蜀、鄂与江南五大地域,形成跨地域的学术交游网络。其学术实践凸显多重文化身份:既传承皖学考据传统,又融入江南学术圈;参与书院讲学、幕府协作及古籍校勘;因《说文解字注》等著作成为乾嘉学术典范,这充分彰显了乾嘉时期江南学术圈的开放性与流动性。其与王念孙的学术呼应、与顾千里的校勘论争,则反映了清代学者在学术上的张力。

汉语同源词研究不仅是语言学的基础课题,更是连接汉语“形、音、义”与文化内涵的桥梁,其价值贯穿于从微观词义解读到宏观语言史构建的各个层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董志翘认为,《说文解字注》除了指出《说文解字》各部首内相关汉字间的意义联系,使许慎《说文解字》变得井然有序,“如一篇文字”以外,还就全书范围内意义相关字进行钩稽指示,使之组合类化,为“同源词”研究作出了贡献。

“人们熟悉清代‘《说文解字》四大家’之首的语言文字学家段玉裁,却不甚了解开宗立派的经学家段玉裁。”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钱宗武提出,清代几乎所有读书人都研读《尚书》,然而多数学者研读《尚书》都是以小学为工具,只有少数学者高瞻远瞩,段玉裁又是少数学者中的佼佼者。其《古文尚书撰异》于《尚书》流传历史中梳理出《尚书》研究之关键,以语言文字学为基、辨析今古文为钥,为重塑《尚书》经典开新途、立新法,通过实践证明了小学不是经学之附庸,而是经学之根据。看似繁冗琐屑的考证工作背后,体现出段玉裁实现经典重建的远大抱负。

让“段学”走向社会大众

与会学者认为,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活态语言,其数千年的不中断传承与汉字构造的科学性、汉字演变的规律性,以及许慎、段玉裁等语言文字学家的接续研究密切相关。要从理论和现实出发,进一步提升“段学”理论研究水平,扩大“段学”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王云路表示,要结合许慎、段玉裁等人研究,从思想观念上重视训诂学的历史,从隐性到显性,对散见于具体考释中的语言学理论和潜在规律进行系统研究,提出科学精练的术语和理论,推动形成完整自洽、特色鲜明的中国语言学自主知识体系。

“不读‘段注’,不足以通晓《说文解字》,不言‘段学’,难以把握清代学术的精神内核。”李运富谈道,在清代学术史上,段玉裁以深厚的朴学功底与创新的学术视野,将《说文解字》研究推向新高度,其治经先治《说文解字》、治《说文解字》先通音韵的学术理念,至今仍是汉语言文字研究的规律。要传承发展训诂学等传统学术,推动语言文字学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既彰显学术研究的现实意义,也为地方文化建设注入深厚学理内涵,让学术研究不再囿于书斋,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理事长、江苏宏德段玉裁研究中心理事长府建明总结说,学术界应在更广阔视野深化对如何认识段玉裁、如何研究段玉裁等问题的研究。在宣传和传播方面,则需要共同努力宣传其为学精神和学术思想。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