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7月1日,2025年第三届滨江建筑文化与低碳建造研讨会暨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建筑科技创新节在南京工业大学举办。会议同步举行了2025年“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AI驱动未来土木工程”暑期学校开学典礼。
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伟东在活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深厚的教育积淀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他表示,本次系列活动紧扣“人工智能+”“AI+土木工程”等前沿课题和时代命题,为实现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学术前沿与产业需求的深度碰撞与交融提供了多元、开放的交流与研讨平台,以“共话滨江低碳建造之策,共商AI赋能土木之道,共担国际文化交流之责”的交汇融合,充分彰显了学校始终立足学科优势、响应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拓展国际合作的科教产教协同育人办学理念。
围绕此次系列活动的举办,江苏省工学4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河海大学原副校长董增川提出了“深化AI与土木工程的融合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建造技术落地”“搭建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三点期望。他表示,从《考工记》的“天有时,地有气”到今天的“数字孪生”,土木工程始终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以本次系列活动为契机,以AI为笔、以长江为卷,共同绘制智能建造的壮美画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工程智慧。
2025年第三届滨江建筑文化与低碳建造研讨会由南京工业大学、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南京土木建筑学会、国际绿色建筑联盟、中建三局—南京工业大学工程建设碳中和研究院、中建八局—南京工业大学智慧建造研究中心、中建科工—南京工业大学绿色智能建造研究院共同主办,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联合承办,南京工大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协办。
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刘加平;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赵宪忠;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叶继红;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开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院长、智能建造学院院长马明磊等约20位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深圳大学以及中国核建、林同棪国际等土木工程研究领域与工程建造行业的科研学者、从业专家,从绿色建材创新与应用、智能建造产业变革、高强高韧混凝土低碳设计、先进复材基础设施结构韧性防灾能力提升等多重视角与维度,深度解析AI+工程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前沿技术在当前智能制造领域中的应用与实践。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涛主持会议开幕式。
南京工业大学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牵头高校之一,是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高校。学校土木建筑类专业在江苏省内门类最全、链条完整贯通,土木工程学科在U.S.News 2025-2026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跻身全球前50。此次开班的暑期学校共计吸引了来自西班牙、越南等国家的17名海外学员与420余名国内学员跨越山海、相聚南京。
国际暑期学校学员代表、亚洲理工学院研二学生塔纳瓦特希望通过本次项目学习 AI+土木工程前沿理论,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并领略中国文化的风采。研究生暑期学校学员代表、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倪雨航以“坚守专业自信”、“坚守实干初心”、“坚守品牌担当”现场表达了矢志成为新时代复合型卓越工程师的远大志向。
据悉,暑期学校已连续举办7年,共吸引千余名优秀本硕博学子积极参加。所推出的国内外著名学者系列讲座、工程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课程,不仅让学员们开阔了学术视野、拓展了科研思路、培养了创新思维,也充分展示了南京工业大学,尤其是学校在土木工程学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领域的实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笪颖
通讯员 李晓 谢雅文
摄影 封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