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智库网 > 智观 > 正文
四个维度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
2025-10-31 09:51: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佟京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与指导者。《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持续推进辅导员工作室建设。

随着时代快速发展,育人对象逐渐聚焦于Z世代青年群体,这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职业能力提升愈发受到重视。辅导员工作室作为创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平台,不仅有助于辅导员个人职业成长,更能提升辅导员整体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通过夯实理论根基、丰富实践举措、营造协作氛围、创新平台机制等具体措施,形成众多可借鉴、易推广的职业能力提升经验模式。

理论筑基:强化思政素养与理论水平

聚焦辅导员核心工作,筑牢培根铸魂素养根基,构建“理论学习+成果转化”的双向提升机制,推动常学常用向经验模式有效转化。

一方面,依托辅导员专业化理论,组织团队围绕辅导员专业化提升、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等方向,开展课题申报、研究论文撰写、教材著作编写等工作。搭建辅导员科研平台,鼓励辅导员参与科研项目,提升其科研与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定期组织辅导员开展学术交流研讨会,分享研究成果,促进学术发展。例如,北京化工大学的“真行就业创业辅导员工作室”搭建就业创业研究平台,积极引领辅导员队伍深入探究就业创业工作规律与特点,形成一系列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科研成果,既构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科研思维方式,又增强了工作的实践价值。

实践聚能:聚焦专业能力与服务实效

提升辅导员的课堂引领力与竞赛指导力,打造“课程建设+竞赛指导”双轨模式,切实在实践中提升辅导员专业能力与服务实效。

开拓第一课堂主阵地。在教学方面,可以面向学生开设公共选修课,如《大学生领导力》等公共选修课,以此提升辅导员的教学能力。同时,紧密结合辅导员队伍实际和学生干部培养需求,分类开发培训课程和讲座。

搭建互助互学平台。围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赛事,依托工作室搭建互助互学平台,以赛促学,全面提升辅导员对大学生相关竞赛的指导能力。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七色堇”辅导员工作室就通过构建教学团队,面向学生开设公共选修课,并结合辅导员队伍实际,分类开发培训课程和讲座,提升辅导员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团队协作:构建领航体系与互助联盟

锚定队伍建设进阶式成长发展目标,在助力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树立梯队化建设理念,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辅导员人才梯队。

针对初阶辅导员,构建互助联盟。精心策划组织辅导员工作坊、朋辈辅导站以及启航计划等系列活动,为辅导员搭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这些活动既传授理论知识,又注重实践操作技能培训,有效提升辅导员实践能力。

针对进阶辅导员,搭建成长平台。积极寻求与校外机构合作,共同建立一批高质量的实践基地。这些基地为辅导员提供实践锻炼机会,使他们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积累经验,助力其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不断积累宝贵经验,进一步提升其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

针对高阶辅导员,创新情景互动模式。在日常管理方面,注重规范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积极开展团队影响力提升与团队建设活动,通过组织多样化团队活动,增强辅导员沟通协作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优秀辅导员。例如,南京工业大学通过辅导员工作室开展理论学习、交流研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课题研究等活动,围绕辅导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全面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

机制创新:拓展育人视野与辐射效应

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不断丰富工作室建设平台资源,拓宽渠道、打造品牌、增强影响。

拓展朋友圈,构建思政育人矩阵。辅导员工作涵盖九大育人职责,不同个体和队伍聚焦的研究领域有所不同,结合现实工作,单打独斗难以切实提升辅导员综合素养,唯有互研互学、团队协作,方能实现队伍能力整体提升。基于队伍特色和工作属性,构建一批“专精尖”的特色育人矩阵,通过互学互助,夯实专业知识、提升实践技能、培养创新意识,整合不同品牌间的成功经验,打造全链条思政教育的领航力量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引擎。

发展新理念,注入创新育人动力。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面对Z世代青年和不断涌现的创新技术,应以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为契机,围绕辅导员工作职责要求与当前学生工作重难点问题,深入探究学生管理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既要坚守思政育人之基,又要创新育人方法。例如,学习应用DeepSeek等智能技术,秉持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为高校育人工作内涵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辅导员工作室是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其建设和发展对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结构、提升专业化发展水平意义重大。未来,随着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进程不断加速、辅导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辅导员工作室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高校应继续加强对辅导员工作室的支持和管理,推动其不断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本文系首批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沐光”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研究成果、202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3SJSZ0089〉研究成果)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