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紧紧跟随习近平总书记足迹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2023-09-13 09:18:00  来源:《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  作者: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长江,从三江源到崇明岛,调研足迹遍布长江流域,并先后于2016年、2018年、2020年在长江上游重庆、中游武汉、下游南京召开座谈会,系统谋划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反复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指明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方法路径,明确了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五新三主"的战略使命。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长江生态保护的重要讲话,强调要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长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6年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总书记在会上定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就长江生态问题亲赴湖北、湖南等地展开考察调研。2018年4月24日中午,总书记考察湖北宜昌沿江企业绿色发展情况,走入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仔细听取汇报,就有关问题同地方负责同志交谈。听完工作人员介绍,总书记说道,我强调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说不要大的发展,而是首先立个规矩,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能搞破坏性开发。

长江生态修复不仅要靠政府,同时要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宜昌实地察看污染整治和沿岸复绿情况时强调,企业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主体和重要力量,要强化企业责任,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清洁生产,提升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能力。要下决心把长江沿岸有污染的企业都搬出去,企业搬迁要做到人清、设备清、垃圾清、土地清,彻底根除长江污染隐患。

离开宜昌,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前往荆州港码头。总书记登船上甲板,凭栏眺望长江,指着江面上过往的货船问道:“每天都是这样忙碌吗?晚上也通航吧?航道里危险的暗礁清除了没有?船上的生活用水还是直排吗?”

听取有关同志汇报后,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首先是要下个禁令,作为前提立在那里。否则,一说大开发,便一哄而上,抢码头、采砂石、开工厂、排污水,又陷入了破坏生态再去治理的恶性循环。所以,要设立生态这个禁区,我们搞的开发建设必须是绿色的、可持续的。”

船行4个小时,抵达石首港。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湖南岳阳君山华龙码头。这个码头过去曾是污水横流的非法砂石码头,经过复绿整治,如今面貌焕然一新,湿地里芦苇成荫,江水中江豚腾跃,一片勃勃生机。总书记到达后,不顾舟车劳顿,径直走进一处巡护监测点,在洞庭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展板前,对随行人员说道:“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两年后,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长江下游的江苏南通市,再次考察长江生态保护情况。南通位于长江入海口北翼,市区南部的滨江地区江面宽阔、烟波浩渺,沿江岸线14公里是长江南通段重要的生态腹地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水源地。总书记一行步行于南通市五山地区滨江片区,沿途江水辽阔,岸绿山青、鸟语花香。总书记沿江边岸线缓缓步行,深情地回忆起1978年来五山地区时长江波澜壮阔的景象。

总书记说道,这次我来调研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门来看看这里的环境整治情况,过去脏乱差的地方已经变成现在公园的绿化带,确实是沧桑巨变啊!这样的幸福生活是你们亲手建设出来的,是大家一起奋斗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长江“十年禁渔”工作,问道:“现在管住了吗?"“有多少渔民退出?""渔民上岸后怎么安置?"两个多月前,总书记在2020年8月19日安徽马鞍山调研途中就强调,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要把相关工作做到位,让广大渔民愿意上岸、上得了岸,上岸后能够稳得住、能致富。听到南通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全市368名长江渔民全部退捕再就业、江中鱼类品种逐渐增多时,总书记高兴地说道,“长江‘十年禁渔'是一个战略性举措,主要还是为了恢复长江的生态。10年后我们再看效果。"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首要关心的是长江的生态修复。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辩证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

区域协作 联动发展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板块,涉及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湿地、环境等多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全面把握、统筹谋划,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将考察长江的第一站选在湖北武汉。2013年7月21日上午,武汉市雨花阵阵,总书记到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中心控制室,直奔主题问道:“设备技术水平怎么样?”值班员回答:“这套系统是目前国内内河航运最先进的。”

武汉新港由武汉、鄂州、黄冈、咸宁4市港口统一规划建设而成,开通了至宜昌、荆州、岳阳、泸州等地的支线,带动了长江中上游港口集装箱量大幅增长。长江中上游的许多货物,经由这里通江达海,发往世界各地。习近平总书记离开中控室,径直来到码头,向前来介绍情况的工作人员仔细询问港口运转情况,强调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总书记还特别强调,长江航运发展不能只盯着国际市场和长三角地区,一定要向内延伸到整个流域,调整航运组织形式也是赢得发展的一大途径,不能单靠增加投入,这和调整经济结构是一个概念。

2016年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第三代现代化内河港口——果园港。果园港是国家级铁路公路水路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望着江面上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总书记仔细询问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现代化港口群布局、铁路公路水路联运、渝新欧国际铁路开行等情况。听完汇报,总书记高兴地称赞“这里大有希望”,叮嘱要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为长江经济发展服务好,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好,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好。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带动区域协作的重要作用,对调整航运组织形式、平台开放和港口合作提出具体要求,为沿江省市联动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扩大开放 深化合作

长江经济带具有集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开放于一体的综合开放优势,是共建“一带一路”在国内的主要交汇地带。中西部内陆省市依托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三角东部沿海省市发挥高水平开放优势,为全国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探索新路径。

2016年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询问渝新欧班列运营情况后,要求重庆完善各个开放平台,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要求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实现同“一带一路”建设有机融合,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要求加快培育更多内陆开放高地,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更高质量利用外资。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鼓励沿江省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各自定位,主动向全球开放市场。同时,强调要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织密织牢开放安全网,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指引。

加强创新 把握主动

长江经济带教育科技资源富集,是我国最具创新活动的区域之一。

2014年5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上海企业、园区、科研基地,考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研发中心调研时指出,我们的事业刚刚起步,前面的路还很长,但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懈怠,要一以贯之、锲而不舍抓下去,力争早日让我们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在蓝天上自由翱翔。在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书记听介绍、看产品、进车间、问市场,重点了解了企业自主创新情况,称赞他们为国争了光,要求有关方面做好政策引导、组织协调、行业管理等工作,加快现代医疗设备国产化步伐,使我们自己的先进产品能推得开、用得上、有效益,让我们的民族品牌大放光彩。在上海汽车集团技术中心,总书记参观了汽车造型设计、样车试制和新能源联调试验,肯定他们追赶前沿的创新精神并强调,汽车行业是市场很大、技术含量和管理精细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有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要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要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加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新条件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让各类人才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2016年1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重庆考察,在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观看柔性屏、超高清显示屏等产品演示,了解8.5代液晶面板生产工艺流程,用放大镜贴着玻璃面板观看里面的电路。总书记强调,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摆在第一位,一定要牢牢把创新抓在手里,把创新搞上去。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考察企业创新发展情况。总书记走入烽火科技集团展厅,饶有兴趣地察看展厅里陈列的芯片、光纤等高科技产品,不时向工作人员询问产品用途、性能、国产化率、在国际同行业中的地位等情况。当总书记了解到,烽火科技在“超大容量、超长距离、超高速率”光通信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根光纤上可实现67.5亿对人同时通话,总书记微微点头,眼神中流露出欣慰。他语重心长地对企业负责人说,新发展理念,创新是第一位的。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过去那种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行不通了,必须依靠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国家需要你们在这方面加快步伐。”

在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集成电路生产线,听取有关芯片全流程智能化制造和加快国产化进程情况介绍。总书记强调,装备制造业的芯片,相当于人的心脏。心脏不强,体量再大也不算强。要加快在芯片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勇攀世界半导体存储科技高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每个人都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各自岗位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关键支撑,强调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对沿江高科技企业突破核心技术寄予了厚望。

人民至上 共享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沿江考察,最牵挂的是人民生活。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期间,驱车近两个小时,从西昌市来到位于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并与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座谈交流,结合当地特点给村民们支招致富路。总书记强调,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专程到紧邻三峡大坝、坐落在半山腰的宜昌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这是一个三峡移民新村。总书记走在宽敞的村道上,不时驻足察看,了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情况,并和正在洗衣服的村民拉家常。总书记深情地说,为了三峡工程建设,不少人离开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来到新的家园,这也是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贡献。村集体是一个大家庭,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员。要团结一心,相互关爱,相互帮助,齐心协力把新家园建设得更好。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乘车到武汉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调研。这个社区原来是华中地区最大的老工业区棚户区,经过改造,如今已成为高楼林立、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的现代化住宅小区。总书记着重了解了棚户区项目建设和居民生活情况,听到当地负责同志介绍本地4万多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时,十分高兴地指出,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千万万群众安居乐业。我们的城市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脏乱差的棚户区。目前全国棚户区改造任务还很艰巨。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我们就要努力去办,而且要千方百计办好。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四川考察,到岷江之畔的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调研。总书记步入村庄,一边走一边察看村容村貌。眼前的荷塘内,蕴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巧思。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后进入荷塘,既美化了村民生活环境,又通过莲藕种植增加了集体收入。“景色不错,还有净化功能,一举多得。”总书记点头赞许。走进村卫生站,总书记问起药价:“这个糖尿病药多少钱?”“这个高血压药吃一年,能享受多少补贴?"在得知价格后,总书记强调,“衣食住行,还有医药,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这些。要多搞一些新品种、创新药、国产药,把药价平抑下来,为百姓谋福利。”

他叮嘱当地负责同志:“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每到一处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山水人城 和谐相融

一江碧水,千年文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沿线历史文化,注重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早在浙江工作时,就曾两次到良渚遗址调研,并一直很关心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情况,强调“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杨浦区滨江公共空间考察时指出,“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前往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展陈,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救国、发展教育、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情况。总书记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的事迹很有教育意义,要把这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更多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受到教育,坚定“四个自信”。13日,总书记来到大运河中最古老的扬州段考察,强调“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眉山市考察中心城区的三苏祠。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后来为纪念“三苏”,改宅为祠。总书记强调,“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还到贵州遵义红军山烈士陵园、江西吉安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安徽金寨红军广场、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和江苏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等革命纪念地,凭吊缅怀革命先烈,强调要让红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延续历史文脉,突出地方特色,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为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考察长江生态环境放在优先位置,强调要在生态环境容量上过紧日子;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抓长江生态保护。同时指出,要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新征程上,我们要奋力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