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日,长三角地区最重量级的年度会议在上海举行。三省一市主要领导悉数参加座谈会并出席成果发布会。与会期间,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专家咨询会首次召开,我院陈雯理事长与陆大道院士、徐宪平、王一鸣、周其仁、董祚继、陈东琪、吴越、陈晓剑、周振华国内10位知名专家,共同被聘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
陈雯理事长长期致力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等方面研究,著有《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空间:合作、分工与差异》,是国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首席专家,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空间组织机理及优化研究。
本次专家咨询会是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的平行会议之一,会议以“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为主题,审议并原则同意《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长三角合作近期工作要点》,提出了共建繁荣、协同、美丽、共享的长三角的重点任务,并邀请各位专家围绕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要求建言献策。
陈雯理事长接受采访(来源:央视网)
在接受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的采访中,陈雯理事长谈到“长三角的城市意识到一味模仿没有出路。”她认为,发展必须创新,不只是技术创新,发展方式等方面也必须创新。首先,调整空间组织架构,更大力度打破行政区划的架构,引导各个城市在创新中形成自身的特色功能。其次,建立协调机制,在项目运作中建立成本共担和共享机制,“大家都付出,大家都要有收益,才能把事情谈成”。此外,上海大都市圈内要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产业可以更多布局到沿江、沿海、沿路,加快形成相应的产业链条。
在接受新民晚报的采访中,陈雯理事长强调,根据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要求,需要重新调整架构,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划,按照大都市圈与发展轴的观念,进行跨行政区的空间组织。她说,三省一市要通过引导地方创新和学习,找到合适的方向,发展自身的特色功能,以此为协作分工的基础,让整个长三角形成合力,此外还应建立协调机制。“一个在项目运作过程当中,需遵循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的机制,大家都要付出,大家都有收益,项目合作就有可能顺利进行。
上官新闻《新聘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的共同声音:长三角将大不同》中报道,陈雯理事长认为,最让她期待的是上海在当下的一体化中展现出更广的胸怀与更高的姿态。
上海热线《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解读“关键词”》中报道,陈雯理事长认为,下一步更重要的就是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要求,提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举措和协调机制。比如,引导地方创新,在强化自身特色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协作分工,引导各城市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找到适合发展的重点与方向,避免同质化和重复,形成合力基础。此外就是协调机制。她建议,建立一个项目运作过程中的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她说,原来做很多项目的合作,常常会听到“你应该给我做什么,我应该给你做什么”,其实所有合作,大家都要付出,也都要有收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际上给了一个大家能够沟通协商、互助互补的最好平台。大家要按照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去执行计划、达成目标。
陈雯理事长6月4日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回答了财政资金能否跨界合作、长三角合作协调办公室如何更好发挥作用等问题。此外,陈雯理事长还接受了澎湃新闻的采访,围绕在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的新背景下,上海应该如何“发挥龙头作用”以及周边的苏浙皖该如何“各扬其长”、扮演怎样的角色等问题发表了观点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