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
2018-04-03 14:45:00  来源:创新型城市研究院  作者:创新型城市研究院课题组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核心要义,是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也是引领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地区之一,将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能力放在国际坐标中来检测,有助于发现其创新发展的优势和短板,推动长三角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一、城市创新能力国内领先,但与世界其他城市群差距较大

  从国内三大城市群的比较来看,长三角的创新优势十分突出。根据《2017福布斯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见表1),长三角有14个城市入围,包括上海、苏州、杭州、合肥、南京等城市。而珠三角只有7个城市,京津冀也只有2个城市。从排名来看,珠三角的深圳、京津冀的北京、长三角的上海分别排在了前三位。与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创新优势比较明显。

  与世界其他五大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的创新能力还亟需提高。澳大利亚智库2thinknow评选出的2015年全球最具影响的100个创新城市中(见表2),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有7个,分别是纽约、波士顿、华盛顿等。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有6个,分别是多伦多、芝加哥、蒙特利尔等。英伦城市群包含3个,伦敦、曼切斯特和格拉斯哥。欧洲西北部城市群集中了10个,其中有4个位于前50强,包括巴黎、斯图加特、法兰克福等。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有4个城市入围,分别是东京、京都、大阪、神户。而长三角城市群仅有上海,排在了第20名。

 

  二、科技创新成果丰富,但创新质量有待提升

  从总量来看,北京的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都是最多的,分别达到了156312件和94031件,其次是深圳和苏州,专利授权量分别是72120件和62263。从万人专利授权量来看,深圳位居第一位,达到63件,华为单个企业的专利申请可能都超过了某些省份的数量。苏州和杭州紧随其后,万人专利授权量分别为59件和51件。苏州在八个城市中排名第二,体现了强大的创新力。杭州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以及浙江省会城市,未来的创新能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北京是43件,排名第四。而上海的万人申请量和万人授权量都只排到了第七位,与其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不太相符。

  通过比较几个核心城市的PCT专利累计申请量,可以发现,东京将近19万项,遥遥领先与其他城市。深圳有5万项左右,居于第二位,巴黎位于第三位,北京将近2万项,居于第四位,伦敦和纽约分别是第五位和第六位,而上海仅位于第七位。从专利授权率来看,国内的深圳、北京、上海更是倒数,与东京、巴黎、纽约等世界其他城市还有较大的差距(见表3)。

 

  长三角城市创新的整体层次水平不高,创新质量还亟需提高。与波士顿、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城市相比,差距较大。根据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联合汤森路透(北京)共同发布的《2015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上海的创新态势呈现出积极的增长活力。专利申请、学术论文和会议论文3项指标的年度复合增长率均位列前三,分别为28.2%(第2位),12.6%(第2位)和1.04%(第3位)(见表4)。反映专利创新质量的同族专利平均规模、专利授权率、平均权利要求数量、平均被引数量4项指标的综合排名仅为第八位,仅高于北京、深圳。反映学术创新质量的学术论文平均被引数量、会议论文平均被引数量、ESI高质量论文收录3项指标综合排名同样排在第八位,仅高于首尔和深圳。

 

  三、创新投入总量较高,但基础研究投入不足

  2015年,北京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占GDP的6.01%,位居首位。深圳达到4.18%。上海位列第三,达到3.7%。杭州、天津也都达到了3%,向全球主流城市靠拢。南京、苏州也都超过了全国水平(2.1%),分别为2.99%和2.68%(见表5)。广州研发投入强度相对较弱。整体来看,京津冀研发投入强度优势明显,珠三角地区深圳一枝独秀,据华为2015年的年报,华为在去年一年的研发支出高达596亿元,成为深圳研发投入的重要支撑。长三角研发投入总值较高,但与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比较,投入强度还有待提高。

  根据OECD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4年,韩国的研发投入强度全球最高,为4.3%左右。以色列第二,为4.1%左右。日本第三,为3.6%左右。而整个OECD的平均水平为2.4%左右。2015年上海达到3.7%,已和日本处于同类水平,并靠近以色列超过4%的研发投入强度。但从经费的支出结构来看,上海R&D经费以实验发展为主,其比重占到61.9%,而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比重仅为13.9%。而美国2009年就达到了19.0%,法国2010年是26.3%。数据显示,在人均GDP为6000~8000美元时,美国基础研究经费强度已达到13%—14%,日本高达16%—17%。而2015年上海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6665美元,基础研究投入强度明显滞后。尤其是企业的基础研究只占了2%,明显低于发达国际水平。

 

  四、高新制造业基础好,但缺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企业

  从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来看,深圳的高新制造业指标达到了60.9%,领先明显(见图1)。苏州在高端制造业的比拼中,与深圳形成争雄之势,尤其是苏州的信息技术产业优势明显。杭州在高技术领域表现也比较抢眼,排在了第三位。由于北京的产业体系以服务业为主导,高新制造业优势并不突出,而天津也只排在了第四位。对于第三产业已经达到70.5%的上海,其高新制造优势也并不明显。

 

  图1 高新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比较

  整体来看,长三角缺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企业。根据《2015福布斯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榜》,在入榜的100家公司中,47家公司来自美国,将近50%。其中,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有15家,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有9家,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有7家公司,英伦城市群有4家,欧洲西北部城市群有11家公司。上榜的中国企业有7家(见图2)。长三角城市群有2家企业,全部在上海,是六大城市群中数量最少的一个。

 

  图2  《2015福布斯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榜》100强在六大城市群分布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