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强化高校推动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使命担当
2024-04-15 11:25: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杨东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必须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开展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科技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在勇担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使命中展现更大的担当作为。

强化学科专业布局调整,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新赛道。新质生产力是指新一代计算机、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新技术革命性突破而催生的新质态生产力,以数据和算力为关键要素。学科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高校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促进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产业升级为导向,主动布局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氢能、创新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加快培育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新赛道相关前沿学科。高校要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打破学术壁垒、释放学科活力。要健全优化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设置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不断推进传统优势学科转型升级,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需求的匹配度,构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

提升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校要坚持“四个面向”,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是增强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高校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通过支持一流科学家团队进行协同科技攻关,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努力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二是强化重大科技平台建设,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型科学装置和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所必需的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高校要服务和助力构建国家实验室体系,强化集成攻关大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聚力打造“国之重器”。三是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以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加速生产方式变革,推动现代产业转型升级。高校要主动以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创新,积极主动与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自主培育一流创新人才,服务劳动者要素供给新需求。劳动者要素是新质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高校要进一步强化人才战略要地意识,大力引育一流师资队伍,自主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加快培育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新型劳动者。一是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产业创新需求,全方位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育和服务工作,强化人才发展支持和梯队建设,培养造就更多科学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二是着力提高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高校应立足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目标任务,把握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时代的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持续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积极探索符合产业创新要求、多元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未来技术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平台,深化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着力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新技术,熟悉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运行规律,具有强烈的创新报国精神,能够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创新的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

优化创新的机制和生态,持续激发生产力全要素新活力。高校要通过体制改革、政策支持、氛围营造等多种途径,让知识、技术、人才等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一是要改革科技体制机制,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权,切实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探索利用市场化机制确定科技成果价值,提高科研人员获得科技成果的转化收益,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二是要改革考核评价和分配体制机制,要持续推进“破五唯”,建立健全灵活化、立体化、多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科技创新贡献和服务国家战略导向,打破不合理的制度束缚,让真正敢创新、能干事的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交流锻炼机制,破除人员合理流动壁垒。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三是要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科学创新精神,培育公平、诚信、包容的学术文化,建立健全科技发明创造的容错机制,引导有志于创新报国的广大师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东南大学党委办公室;本文系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760021801〉阶段性研究成果)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